故事到了第三部,凯撒明显苍老了许多,胡须也是白的。第三部整体下来,基调很悲伤,很多人电影院出来可能感觉场面打斗不那么过瘾,缺点火候一样,就像敦刻尔克一样。但这两部电影给我的印象都是台词不多,但是很有感染力。最终的人猿之战没有绝对赢家,电影开始感觉人类很残酷,将猿类逼到绝境,干净*绝,但是当伍迪·哈里森扮演的将军说出真相的时候,人类灭绝的处境也暴露无疑。这是唯一一部在电影中同时同情双方矛盾冲突体:人类为了不灭绝,要*猿,猿为了避免被*,只能反抗,只是人类的方式更残酷,而凯撒想通过去人类找不到的地方来逃避战争而生存,从各自立场来说,没有对错。
整部电影是人和猿的冲突,其实也代表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冲突体,这种冲突在历史和艺术作品中有太多相似的故事,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来《赛德克巴莱》、《启示录》,都是一个小的群体在领袖的带领下反抗外来侵略势力,而最精彩的就是领袖的抉择。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地方有几点:
1、凯撒的扮演者是动作捕捉大师安迪·瑟金斯,他扮演过《魔戒》系列电影中的“咕噜”一角,又作为动作捕捉出演了《金刚》。凯撒在他的演绎捕捉下,我体会到了什么叫霸气外露,可能除了喜欢熊猫之后,我也喜欢上了模仿大猩猩那种捶胸顿足。
2、剧中的红毛猩猩毛里斯作为很早就认识凯撒的人,后来一直作为猿类的军师辅助着凯撒,不离不弃,记得第三部中,当凯撒因为仇恨要去和将军火并的时候,毛里斯赶上凯撒对他说:你一个人去肯定凶多吉少,所以我要跟你去,保证你活着回来。还有他时刻提醒着凯撒:不要最后变成和科巴一样。并且在遇到聋哑的小女孩之后,善良得带上了她。人的一生短暂,如果能遇到像毛里斯这样的朋友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高山流水,盼遇知音,对酒当歌,沧海一笑。
3、第三部中,那个穿着羽绒服的自称坏猩猩的猿承担了整部的笑点,这种角色的设定就是凡人,小人物,但是却可以扮演关键角色,身体矮小但睿智,表面胆小但内心勇敢而强大。纵观历史洪流,这种名留史册的人太多。
结尾语最后愿大家的人生可以活得霸气,潇洒,心有猛虎,细嗅蔷薇(“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附上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