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是我国哪个地方的,评剧是形成于哪个地方的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20 00:03:01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

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

唐山评剧作为其中一脉

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美学魅力

拥有广大的观众基础

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唐山评剧的百年历史你知道吗?

在中国戏曲这一百花园中,评剧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在华北、东北等地广泛流传。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的发展历经五个阶段:

对口莲花落阶段

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到了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光绪七年前后,开平矿务局修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艺人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起班社。光绪十七年左右,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艺人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

"拆出”阶段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词、读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和《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戏曲方向发展。

光绪二十年,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太后崩逝),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

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

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

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他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革新后,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唱法。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

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了“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成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奉天落子阶段

19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的由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

1924年,元顺剧社成立,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首次使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著名的艺人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

评剧阶段

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重庆、成都、贵阳等地演出,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中出现了“评剧”一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被搬上银幕,并因此获得“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在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顶锅》和《三女除霸》,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建国后,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相继成立,天津、唐山、北京、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这时也涌现出一批著名演员,如筱白玉霜、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1985年,全国已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专区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评剧由于历史较短,又受剧目题材的局限,所以没有像京、梆大剧种那样具有反映帝王将相生活、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等重大内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层官吏、市民阶层、农民阶层的生活为主,因此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声腔、技巧),特别是老生、净、刀马、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新编历史故事戏不断增多,各行当特别是小生、老生、净行的表演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文章来源:公众号“唐山档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