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
成兆才画像(1874~1929)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民间地秧歌和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莲花落艺人成兆才、杜知义(金菊花)、任连会等对莲花落进行大胆改革,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就,发扬莲花落的优点和特色。首先是剧本改革,在原有对口、拆出戏的基础上,依照大剧种的剧本结构形式,改编成大型剧本,去掉剧本里的淫词滥语,把活词定为死词;其次是音乐改革,大量吸收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的调式和板式,溶入落子的腔调之中,形成了以板式变化为结构体式的有自己独特唱腔风格的新剧种;最后是表演改革,聘请河北梆子演员来教授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使各个行当的舞台动作进一步规范化。改革后的莲花落改称“平腔梆子戏”。
成兆才在任连会的帮助下,先后对《告扇子》《朱买臣休妻》《刘伶醉酒》《大劈棺》等大小剧目进行了改编和加工。伴奏乐器也在唢呐、板胡、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弦、笛子和全堂打击乐,以真正戏曲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轰动了四乡八村。清宣统元年(1909年)成兆才成立的“庆春班”进入唐山,落脚小山永盛茶园,首演“平腔梆子戏”。此后,以永盛茶园为基地,在京剧和河北梆子艺人的帮助下,对平腔梆子戏进一步改革优化,是为评剧史上第二次大改革。唐山的工人和市民对这俗称“唐山落子”的平腔梆子赞赏有加,“唐山落子”因此得名。此时,评剧这一新剧种已经形成,只不过未冠“评剧”之名罢了。
“唐山落子”《桃花庵》剧照
当时的著名演员月明珠(中,任善丰)、任善年(左)、杨柳青(右,余钰波)
唐山落子受到冀东观众的普遍欢迎。莲花落艺人频繁往来于天津、唐山等一些大城市巡回演出,把这个新兴剧种传遍整个冀东地区。1909年夏,成兆才、任连会等赴盛京,演出于全盛茶园。1917年正在天津演出的庆春班赶上发大水,戏园被淹,停止演出,遂乘船经“煤河”返唐。是年,永盛茶园园主王凤亭置箱入班,更名永盛合班。1918年,永盛合班应邀到山海关演出,唱红古城,誉传关外。同年,永盛合班在山海关改名“警世戏社”,挂出了“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牌子,后人称其为评剧的第一个班社,标志着这一新剧种己进入成熟期,由此成兆才作为评剧创始人的地位已经确立。
1919年,成兆才根据家乡发生的杨三姐告状的真实事件,编创了大型现代戏《枪毙高占英》(后改名《杨三姐告状》),在哈尔滨庆丰舞台首演大获成功。成兆才一生先后创作、改编了剧本100余出,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久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成兆才就是以他的剧作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为铭记成兆才对中国评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国家文化部、河北省、唐山市和滦南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在成兆才的家乡滦南县共同投资兴建了成兆才纪念馆。
1935年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解放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唐山出现了高艳敏、范金亭、洪影、于艳秋、李忆霞等著名演员。2000年9月,由文化部艺术司、河北省文化厅、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在唐山市举行。2001年9月第二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升格为“中国评剧艺术节”,成为全国性文化活动。中国评剧艺术节的举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评剧艺术传承发展。
来源: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