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一、文言文常见虚词位置
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如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他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值得注意的是,“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二、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都可以帮助断句。
需要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三、文言文断句标志
(一)文言实词
1.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等。名(代)词一般为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往往要断句。
2.代词
常见代词分类表:
类别
常见代词举例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
第二人称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
第三人称
之、彼、其
无指代词
或、莫
疑问代词
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
指示代词
此、是、斯、兹、夫、之、彼、其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往往是断句的标志,把握文言虚词的使用位置是断句的关键。可做断句标志的常见文言虚词列表如下:
虚词类别
常见虚词及断句方法
对话、引文标志
曰、云、言、谓——其后一般断开
句首发语词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句首时间词
倾之、向之、未几、已而、继而、俄尔——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句末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常居句尾,一般断开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乎——常居句尾,一般断开
(感叹句末尾)哉、夫——常居句尾,一般断开
疑问语气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复句关联词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其前一般断开
复音虚词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复音虚词须保持完整,不可断开
(三)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特别是固定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断句,其规律是:特殊句式抓特点,固定结构莫断开。
[典题导学]
多年来,浙江卷一直将断句作为考查内容。最初出现断句题的时候,断句内容出自文言文阅读文本,通常断九处左右,断对三处得1分。后来为阅卷方便,通常只需断六处左右,断对两处得1分。2016年断句题的最大变化是断句内容来自试卷文言文阅读文本之外,整个句子需要断十处左右。2017年、2018年则是回归过去“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的形式。浙江卷断句题这些年一直是以斜线断句的主观题形式出现。
不管是哪种考查形式,断句都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平时要特别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题型一 主观题
【题型分析】 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浙江卷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用“/”标出停顿的地方,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例1 [2017·浙江卷] 阅读文本《上池州李使君书》见本专题学案1[即学即练]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答案】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在断句前,应先通过阅读大致了解文意,再根据句子结构和语言特点,先断易断的,再根据自己对文段的理解断难于判断的。首先,结合上下语境可知,“仆”“足下”都是人称代词,“仆”作“自知顽滞”的主语,可在“顽滞”后断开;两个“足下”分别作“美”与“教”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而“足下之美”与“足下之教”分别作了“欲成”“既受”的宾语,因此,可在其后断开。再看标志性虚词的位置,进一步断句,“假使”“亦”常常放在句子的开头,前面应该断开;“之”用在动词“施”后,因为“恳恳”修饰“欲成”作状语,所以“之”作宾语,故在“之”后断开。原文加上标点为: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参考译文〗
我自知自己愚妄固执,不能苦心研究学问,即使能够研究学习,也不能拿出来实施它。我诚恳地想成全您的美好愿望,等将来接受您的教导后,在一个官署任职时能够没有过失罢了。
题型二 选择题
【题型分析】 命题人一般是从文章选择一个句群(不一定是一个句子),设置四个已经用“/”表示断句的选项,要求考生判别正误,选出其中正确的一项来。解题时,首先要通读画线部分,把握句子的大意 ,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排除错误选项。
例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官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通大意,粗分层。结合语境,可以看出,词臣不攀附刘瑾,刘瑾憎恨词臣而进言,傅珪降职,不久又升官,故可分为两层,在“俄”前断开。第二步:察标志,析结构。注意标志词“等、俄、再、历”等。第三步:重排除,详验证。重点运用排除法,筛选答案。A.“官降珪修撰”,文意不通,应将“官”与前面的“镌与修者”断在一起,意为“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C.“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断句错误,“进”为“升任”意,应直接带宾语“左中允”,故应在“成”后断开,在“再迁”前断开。D项中的错误为A、C 两项错误的结合。
〖参考译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授予编修一职,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完成,升任左中允。武宗即位,因在东官时的恩德,升任左谕德,充当讲官,编修《孝宗实录》。当时文学侍从不攀附刘瑾,刘瑾很憎恨他们。说《大明会典》在刘健等人手中完成,耗费很多,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降傅珪为修撰,不久因为《孝宗实录》编成,升任左中允,再升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取代费宏担任礼部尚书。
[解题指津]
要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从根本上说,要多读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内外文言文来增强语感。同时,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很重要。
1.读懂文段通文意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找出动词明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就能正确断句。
3.先易后难凭语感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4.抓住标志断句
(1)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依据。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2)抓住常见的虚词。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介词、连词常放在句中。
(3)抓住固定结构与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以及变式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的标志词,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5.借助名代断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她”或“它”)。
6.利用总分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例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这显然是总说分承的写法了。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显然是分说总承的写法了。
7.巧用修辞断句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利用这一特点断句效果很好。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便是如此。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可以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觑。”(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再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利用对称断句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例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9.逐词检验求精准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因此,应在“争投水”后断开。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注],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节选自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注】〔岸帻〕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举止洒脱。
【答案】 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
【解析】 先抓陈述的主语,如“太史公”“事”“予”,主谓宾相对完整的句子要断开;再者,主语承前省略的情况也要断开,如“加以九华之目”。此外,“复”表示另提一事,前面要断开,如“复阙名贤之纪”;“虽……”“而……”是一对关联词,其前也要断开。标点参考: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
〖参考译文〗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几千丈,上面有九座山峰像莲花。依据它的形状来求证它的得名(由来),没有什么依据。太史公南游时,略过而没有记载,(此山的一些)相关情况也没有什么(老)人提及过,又缺乏名家贤士的描述。虽然(传说中)有神仙来往,但很少听说有与它相关的诗文。我就去掉它旧时的(九子)名号,改成“九华”之名。我当时到江汉一带游历,在夏侯回之堂休息,自在洒脱,推门远眺九华山山松白雪,于是与几位(好友)联句,希望能留传到将来。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节选自《后汉书·宋弘传》)
【答案】 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解析】 本段是写湖阳公主新寡,汉光武帝为她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偶句“贵易交,富易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此外要注意“曰”“乎”等标志词。标点参考: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参考译文〗
当时(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刚刚寡居,(光武)帝和她一起评论朝臣,悄悄地观察她的心意。公主说:“宋弘的威仪、容貌、品德、器宇,众臣子没有谁比得上。”(光武)帝说:“我将谋划这事。”后来宋弘被引见,(光武)帝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对宋弘说:“俗话说‘尊贵了便改变朋友,富有了便改换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说:“臣听说的是‘贫贱时的朋友不可忘记,一起用酒渣、米糠度日的妻子不能让她走下堂屋’。”(光武)帝回头对公主说:“这事情办不成了。”
3.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节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答案】 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解析】 联系上下文揣摩句意,并注意“吾”作主语应在句首,虚词“虽”“以”也常在句首,虚词“之”作代词时常在句末。标点参考: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参考译文〗
郗超与谢玄不和睦。当时苻坚正想夺取晋王朝政权,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的广大领土。这时朝廷中商议派谢玄北上讨伐,人们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道在桓温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也能处理得恰如其分。从这些事推断,想来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谢玄大功告成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同时又推崇他不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埋没别人的才能。
4.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
(节选自王守仁《观德亭记》)
【答案】 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解析】 “内志正”“外体直”是一组对称的句式,要断开;“持弓矢审固”是“而后可以言中”的条件,中间需断开;这段话有两个“德”连在一起,但前者作“观”的谓语,后者为判断句的句首,所以二者之间要断开。标点参考: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参考译文〗
君子射箭的时候,内心态度端正,外表身体站直,拿着弓箭瞄准,这样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所以古人通过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从内心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君子通过射箭来保留本心。故而内心躁动的人,他的动作是胡乱的;内心摇摆的人,他的视线是飘浮的;内心惭愧的人,他的气息是微弱的;内心疏忽的人,他的相貌是慵懒的;内心骄傲的人,他的神色是傲慢的。这五种情形,就是心不在焉。心不在焉就不能学习。君子之所以学习射箭,就是要保留本心。
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 才 能 勇 敢 不 如 韩 退 之 故 又 不 为 人 师 人 之 所 见 有 同 异 吾 子 无 以 韩 责 我 若 曰 仆 拒 千 百 人 又 非 也 仆 之 所 拒 拒 为 师 弟 子 名 而 不 敢 当 其 礼 者 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节选自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答案】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解析】 根据文化知识,韩愈字退之,故“韩退之”作为一个整体,充当“不如”的宾语,所以“韩退之”后应断;“人师”“人”皆为名词,其间若不断开则不通顺,故“人师”后应断开;“有同异”即“有同有异”,与“吾子”在语意上不连贯,故“吾子”前应断开;“若”与“又”作为分句句首的虚词标志,结合语境,其前应断开;“仆”是作者自称,领其后文,故其前应断开;两个“拒”的用法不同,前一个与“所”共同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后一个当与“为师弟子名”为一个整体,故两个“拒”之间应断开;“而”作为连词,表示后句是对前句内容的承接,故其前应断开。标点参考: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参考译文〗
当今世间当然不缺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人的认识是有同有异的,你不要用韩愈(的标准)来要求我。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称,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如果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等方面,有来请教我的人,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节选自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答案】 B
【解析】 首先可以根据句末语气词“也”排除A项与D项,再根据“遂”排除C。此外,这里只是节选了结尾段,联系文题“村落嫁娶图记”猜测上文大意与语境,更便于选出答案。标点参考: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参考译文〗
我听完这些,开玩笑地说:“你确实是乡下人啊!了解乡村的情况是真实的。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给这幅图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华先生笑着说:“这是佛家所说的借一枝草化作一丈六尺的黄金佛身,有什么不可以呢?”当时天气寒冷,我一边和跟随游玩的人谈话,一边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写下这篇记。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恽父世隆弹琴,为士流第一,恽每奏其父曲,常感思。复变体备写古曲。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恽常以今声转手古法,乃著清调论,具有条流。
(节选自《南史·柳恽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B.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C.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D.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运用不拆散文言文句子中的固定词组的方法断句。句中“未就”是“赋诗”的结果,其间不能断开;“之”是“扣”的宾语,其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坐”不是动词“坐下”,而是介词“因为”,所以“坐客过”为一个整体,其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选D项。标点参考: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参考译文〗
起初,柳恽的父亲柳世隆弹琴(的本领),在文士中名列第一,柳恽每每弹奏他父亲当年爱弹的曲子,常常以此感念追思。又变体改写了各种古曲。(他)曾经赋诗尚未写完,就用笔敲打着琴(思考),因为有客人前来拜访,便用筷子一起敲击,柳恽惊异于用筷子击琴发出的哀婉音韵,便把它谱写为雅曲。后来所说的击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柳恽常常用“今声转手古法”,便著了《清调论》,详细地加以解说。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骰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
(节选自侯方域《赠丁掾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答案】 D
【解析】 从语法结构来看,“上下相循”是主谓结构,相对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当其势之偏重也”中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故其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标点参考: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参考译文〗
我听说治理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像流水一样是自上而下的。朝廷公正,用的官员就贤明;官员贤明,下面办事的胥吏就不敢做道德败坏的事。革除流弊,是自下而上的,胥吏办事不枉曲法令,官员就不会做错事;官员不做错事,推而广之,朝廷里就不会有不好的政治措施了。从上到下相互循环,那么从古至今的变化就都在其中了。如果政治措施发生了偏移,即使是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丞相也不能把它纠正过来,让政令施行的时候不那样犯错;如果能像那样上下循环地匡正政令,天下就不会得不到好的治理了。过去,天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样的,虽然这个人不一定非常有才干并且贤明,但是他熟悉政事有二三十年,最少也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