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给我们的启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小作文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7-30 22:05:04

法显西行:

法显,后秦、东晋的高僧,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法显3岁时被送入寺院,从此开始了与佛教结缘。法显20岁时受大戒,在研习佛教经典时,发现佛教虽然传入中原已三百多年,不断与汉文化融合发展,可既有的佛教典籍常以律居多,戒则很少,使得众信徒无法可依。

为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公元399年,已经66岁高龄的法显毅然踏上了西去求法的艰苦征程,法显自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三十多个国家,广泛收集梵文经典。公元411年踏上回国之路,回程的路途依然凶险重重,在海上漂行近一年,终于在山东即墨靠岸登陆。公元413年,抵达建康。公元414年,法显将自己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内容涉及当地风土人情、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书成《佛国记》。法显成为中国古代自陆路抵达印度而海上回国的第一人。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给我们的启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小作文(1)

玄奘西行:

玄奘本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玄奘在游历拜访名师,研修典籍的过程中,深感对于佛教的疑惑越来越多。于是,玄奘决定去佛教产生的源头天竺寻找正解。

玄奘出发前曾向朝廷陈表其西行求法的意愿,当时唐朝律法明文规定:凡是要通过边界关境者,一律得持有地方政府发放的通行证—过所,方可度关。出边塞逾月者,须更换政府发放的行牒后,才继续有效。否则,出行者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刚刚即位的唐太宗为了稳定根基,加上北部边境局势紧张,经常受突厥人侵扰,有令“禁约百姓,不许出蕃“,严格限制唐人出境,玄奘西行意愿未被朝廷许可。

一心要去往佛教产生的地方,去寻求佛法真理的玄奘,于公元628年,混迹在因饥荒而离开长安的难民群中,偷偷踏上了西行之路。

玄奘自长安城出发,经凉州、瓜州、沙洲、出玉门关、穿越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历经重重磨难,终于抵达佛教圣地摩揭陀国的那烂陀。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给我们的启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小作文(2)

西去的途中,几经生死也未能动摇玄奘不取得真经,绝不回还半步的决心。天竺僧人被玄奘的精神深深感化,玄奘在那烂陀寺潜心修学五年,饱读寺内所藏经书,学习梵文,印度语,一度作为法会论主,辩法时的发问,无人能敢应辩,在印度名声大作。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带着657部梵文佛经返回长安。玄奘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余里,游历一百一十多个国家,足迹遍及印度佛教圣地。回到长安以后,玄奘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给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贡献。辩机根据玄奘的描述书成《大唐西域记》,成为后世众多神魔小说的蓝本。玄奘勇于探索真理、对理想永不言弃、对功名利禄不为心动,对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是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给我们的启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小作文(3)

鉴真东渡:

鉴真,生于公元688年,俗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大明寺出家,其刻苦好学,曾巡游长安、洛阳,宣讲律藏、传授戒律,在当时成为一代名师。当时日本佛教苦于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便派出使节随遣唐使入唐,寻找高僧前往日本传授律法。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因地方官阻挠,海上风浪险恶,先后四次均未成行。第五次东渡,遭遇巨浪漂流到海南岛南部才得以靠岸。此时的鉴真身患重病,双目失明。公元751年,五次东渡未能成行的鉴真回到扬州。公元753年,鉴真一行第六次启程,历尽艰辛,终于抵达日本萨摩,此后开启在日本长达十年的传法历程。公元759年,鉴真主持建造唐昭提寺(日本佛教徒当时最高学府)。公元763年,5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内圆寂。鉴真在日本被尊为律宗初祖。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给我们的启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小作文(4)

从法显、玄奘的西行求法,到鉴真的东渡传法,他们不仅用个人的修为,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还留下了值得后人学习的,他们面对理想,不畏磨难,坚定信仰,执着追求的宝贵精神。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