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举例,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诗歌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0-25 22:02:02

作者简介:陈家尧: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一嘉:重庆一中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举例,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诗歌(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举例,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诗歌(2)

今日分享陈家尧 韩一嘉在《语文建设》2020年8月(上半月)上发表的《群文视域下的诗歌“活动•探究”单元阅读》一文。今天推出本文中间部分。


二、基于议题的文本*

议题以文本为载体,每个议题需要选择不同的文本,这就关系到文本*。文本*,即通过对教材文本的选择,构建起以议题为导向的用于意义建构的多组文本。如何来构建这种组合呢?

深入把握选文“篇性”。对于诗歌而言,需要依据前文议题中涉及的情思、背景、意象、意境、语言、结构、节奏、音韵等多个方面的诗歌要素,对每个文本作梳理,明晰其艺术特点。以《沁园春·雪》为例,其背景是1936年*率部队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在陕北塬上所作,表达的是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纵论古今”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气势撼人。在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上,作者选用了一系列大景,运用“写境”与“造境”两种方式,虚实结合,动静相生,形象展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意象宏大,意境开阔。上下阕各用一字领起,结构清晰简明;且上阕写景与下阕议论抒情之间转换自然,毫无阻滞之感。全词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交替,既整饬又富有变化。音韵上,全词主要押ao韵(飘、滔、高、娆等),但中间间隔着押ang韵(如光、莽、象),极富音乐性。此外,我们也可以在篇与篇的比较中来把握“篇性”。如同样是抒发爱国的情感,作为伟人的*与作为诗人的艾青的区别就极为明显,*偏重在议论中阐释历史规律,展望国家未来;艾青偏重于山河破碎中通过象征来传递朴素炽烈的爱国情感。同样是面对春景,林徽因带着女性视角特有的鲜亮明丽,赋予自然物象灵动跳跃的色彩;而穆旦则沉潜凝练,凝结着古典诗的细腻和沉重。在诗歌结构上,《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共时营造雪国胜状,历时彰显抱负胸襟;而《乡愁》则以个人成长(线索),连缀起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思亲乡愁,以个人经历投射特殊历史时期游子的深情。有了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把握住每个文本,后边进行文本组合时就能从容自如了。

依据议题聚合篇章。有了对“篇性”的把握之后,我们就能根据前面的议题来重新组合单元文本了。具体可构建出如下一些组合:

情感的抒发:《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意象的选择:《沁园春·雪》《乡愁》《我爱这土地》

意境的营造:《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我看》

语言的陌生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

诗歌的脉络:《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这样组合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理由:典型化和异质化。典型化,即选取在某一方面特征最为明显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如语言的陌生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就更为典型,在词法、句法、节奏、修辞方法上更为特别,而其余三篇则没那么典型。重点选择这两篇来探究语言的陌生化,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异质化,是指文本互为异质。如意象的选择,可以选《沁园春·雪》《乡愁》《我爱这土地》,不建议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因为在意象的类别上,有景象、物象、事象三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沁园春·雪》同属景象;而在喻象上,《我爱这土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意象选择这一议题中,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可暂时弃之不用。这样的组合,能让原本繁杂的文本各自归属于自己所属的议题之下,让文本形成一个有序的逻辑系统,形成一个个结构化的组合,彼此依赖,互为补充。除了教材的文本,我们还可适度选择一些知识性的文本片段,作为学生的阅读“武器”,以促进阅读。如在“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中可加上华东师大朱志荣教授《论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中有关“意象”“意境”的片段论述,以加深学生对“意象”“意境”概念的理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