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出成功的沪剧叫做《芦荡火种》,被移植为革命现代京剧。编排完成后报请审看,*评道:“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嘛。”这就是后来席卷全国的八大样板戏之《沙家浜》。
要说*确是懂戏之人,这个剧名取得十分贴合京剧习惯。传统京剧的戏名中,很大一部分直接来自地名:《定军山》、《青石山》、《甘露寺》、《法门寺》、《珠帘寨》、《穆柯寨》、《御碑亭》、《望江亭》……小灰我还未成戏迷时,曾对其中一些名字大有误解,以为《连环套》是连环计的意思,《三岔口》是阴差阳错的意思,结果它们就是老老实实的地名,完全没有别的意思。
早期京剧,草根气息浓重,前辈们取戏名的风格也相当朴实,这些地名中,有些是大部分剧情或是关键剧情的发生地;有些在戏中只是一带而过;还有些根本就没在戏里出现,只因约定俗成,依然沿用这莫名其妙的名字。比如上周大连京剧院演出的《黄金台》,是《火牛阵》中“搜府盘关”两折故事,跟黄金台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出戏曾包含乐毅于黄金台拜师的剧情,后来的演出版本几经删改,已没有这段剧情了,却还保留了《黄金台》的名字。类似情形还有《逍遥津》,演的是曹*宫,却用了早已从戏中消失的张辽大战东吴军的地点作为名字。
另一种常见的戏名,是折子戏名直接组合,文字本身没有逻辑关系。如《行路训子》,本为《金龟记》中两折,《审头刺汤》,本为《一捧雪》中两折,《问樵闹府》,本为《琼林宴》中两折……由于京剧的表演特点,常以精华折子戏单独演出,所以这种简单拼凑的戏名往往比全本戏更加有名。像《打渔*家》,几乎妇孺皆知,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全本《庆顶珠》了。
这种戏名有时还予以简化,如《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简称《大探二》,《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简称《群借华》,非戏迷很难听懂。小灰小时候曾以为“失空斩”是一种兵器,原来只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简称,而“宇宙锋”才是一种兵器,却已经不在现在版本的《宇宙锋》中出现,以致有媒体不明所以,根据赵艳容金殿装疯的主要剧情,将戏名误写作《宇宙疯》。
还有些戏名的内涵更加复杂,比如《搜孤救孤》和《赵氏孤儿》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是前者是余派戏,后者是马派戏;《西厢记》和《红娘》也是如此,前者是以崔莺莺为主角的张派青衣戏, 后者是以红娘为主角的荀派花旦戏;《武昭关》是区别于《文昭关》;《女*四门》是区别于男《*四门》;《大战宛城》指的是阵容强大的《战宛城》;《四五花洞》指的是加了双倍主演的《五花洞》……
小灰最喜欢的戏名,要数程砚秋先生的《春闺梦》,典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字道明主旨,简洁,古雅,而又意蕴深长。梅兰芳先生的《凤还巢》也是上佳之作,完全贴合梅先生典雅含蓄的风格,与原名《阴阳树》不可同日而语。
(摘自《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