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对这些公式也很头疼
但是两个相距甚远的粒子为何能够表现出如此诡异的状态呢?
且不说我们能够瞬间了解它们,它们的运作似乎也违背了光速的极限。
这正是今天科学家所疑惑的地方,这也被称为EPR悖论。
爱因斯坦将其称为远距离的幽灵行动,它用这个悖论作为量子理论不完整的一个依据。
但事实证明,纠缠状态的粒子确实会相互影响,无论距离如何,量子力学至今未能得到验证。
尽管纠缠系统不保持局部性原理,但它并没有违背因果律,这意味着结果总是有原因的。
爱因斯坦称为幽灵的作用
远处的粒子观察者不知道本地观察者是否扰乱了这个纠缠系统,反之亦然,他们必须以不超过光速的速度相互交换信息才能确认。
换句话说,光速的限制仍然适用于量子纠缠中,这也是一开始文中所强调的。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纠缠粒子,一种方法是冷却粒子并将它们放得足够近,这样便能使它们出现重叠,进而代表位置的不确定性,由此无法区分一个粒子和另一个粒子。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通过亚原子产生的过程,例如核衰变,这会自动产生纠缠粒子。
根据NASA的说法,它也可以通过分裂单个光子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一对光子。
如果说量子纠缠未来的应用,或许当下最热门的便是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纠缠能够应用到信息加密中,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者和接收者会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链路,其中包括一对纠缠粒子。
量子通信能够进行物理加密
发送者可以和接收者使用纠缠粒子生成的密匙进行信息读取,一旦有其他“观察者”出现在其中,纠缠就会立刻终端,因为测量纠缠粒子会改变其中的状态。
传递这样一条微小的信息还有很多工作要准备,随着未来人们对量子力学的进一步探讨和发现,或许这个谜题会成功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