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产生的,端午节的来历和纪念谁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0-29 02:19:59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妇孺皆知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产生的,端午节的来历和纪念谁(1)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推行变法改革,损害了贵族等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毁谤、排挤。

当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被秦军攻破后,流放在外的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当天是农历五月五日。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当地人为了不使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就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

于是,“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和习俗流传至今,端午节既有了物质载体,也具有了思想灵魂。

其实并非如此。

“端午”习俗并非因屈原而起

端,在古文里有“开始”、“起初”、“事物的一头”之意。例如发端、事端、争端、端倪等。

我国古人以天干地支配称十二个月,例如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因而五月也称为午月。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产生的,端午节的来历和纪念谁(2)

于是,农历五月五日又被称为端五、重五。

“五”与“午”音通,“五”为阳数,于是农历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

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粮食容易霉烂,瘟疫易流行,蛇虫繁殖、四处活动伤人,稻田也容易遭受虫害。

于是,古人就认为五月诸事不吉,称为"恶月",充满了戒惧和禁忌。

古人认为瘟鬼和五毒(蟾蜍、蝎子、壁虎、蛇和蜈蚣)等,集中产生在五月五日这个气候转换较显著的时间,因而对于五月五日特别敏感和重视。

由此也有了一些迷信的认知,例如认为"五月五日生子不祥"等。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出生,就被寄养在宫外。

同时,为了驱邪辟虫,增加人体免疫力,人们就有了在五月五日采草药、佩香囊、悬菖艾、吃五毒饼、拴五色丝线、喝雄黄酒、给小孩额头涂写雄黄字等习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产生的,端午节的来历和纪念谁(3)

因而五月五日也被称为“中华传统防疫日”。

直至今天,人们习惯祝愿端午节“安康”,而不是简单地快乐。

粽子并不是因屈原而特意发明

粽子是中国传统食物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北方用菰叶包当地所产黍米成牛角状,称为"角黍";南方用竹筒装当地所产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

这个时期早于屈原生活的战国末期。

对“端午”及其习俗最早记载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可见当时人们已经非常重视“端午”,将其与“夏至”节令相提并论。

也正是在晋代,粽子逐渐正式成为端午节的时令食品之一。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产生的,端午节的来历和纪念谁(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