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原为楚国人,其父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所*,伍子胥逃奔至吴国。在此期间,他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夫差继位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听信谗言,不但不听反而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因此,伍子胥认为吴国必亡,便把儿子托付给齐国好友,回来交差。吴王夫差怀疑伍子胥叛国。于是在公元前484年五月初五,夫差赐剑让其自*,并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尸首沿江漂至今胥口,当地民众捞起予以厚葬,自发建造了胥王庙,此地由此更名胥口。
由于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要早,所以人们认为端午节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而非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然而,他的忠诚和才智受到嫉妒,据史*载,屈原的被流放与楚国内部政治斗争和外部战争有关。在当时,楚国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国宰相、文学家兼诗人,他主张改革、反对贵族特权、提倡民主。然而,楚怀王即位后,他的弟弟、楚怀王的后妃和其他权贵们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反对派,对屈原持敌对态度。这些权贵们不满屈原的政治主张和影响力,因此开始中伤、诽谤他。
此外,楚国内外的军事压力也对屈原的命运产生了影响。据记载,屈原在楚国的官职受到贬低,而楚国的军队在抵御秦国的入侵时也屡战屡败。这些失败引起了内部的不满和指责,屈原被怀疑是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使得他成为众矢之的。
在楚怀王时期,楚国内部形势进一步恶化。屈原被迫离开楚国,流亡到汨罗江(今湖南岳阳市境内)。当他听到楚国都城被侵略时,他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据说,在他自*投江的那一天,人们划船救援他,但最终未能成功。为了避免鱼虾咬食他的身体,人们投入米饭和粽子作为饵料。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开始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以追忆他的爱国精神和悲剧遭遇。同时,人们也会吃粽子,这是一种用粳米、豆子、肉类等包裹在芦苇叶或竹叶中蒸煮而成的传统食物。除了划龙舟和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穿五彩丝线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也寓意着祈求平安、驱邪和健康。
尽管屈原和伍子胥都是被流放并自尽的历史人物,但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1.忠诚与爱国心:屈原和伍子胥都表现出对自己的国家极高的忠诚和爱国之情。
2.自尽选择:两人都选择在特定的日期,即五月初五,通过自尽的方式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现实的不满。
不同点:1.身份和背景:屈原是楚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伍子胥是吴国的谋略家和政治家。
2.流放原因:屈原被嫉妒所害,伍子胥则因吴王的怀疑而被贬斥。
3.影响和纪念方式:尽管两人都被视为英雄,但屈原的文学作品《楚辞》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深远,而端午节也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牺牲。
然而,屈原和伍子胥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被后人尊敬和纪念。无论对错与否,他们的故事都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关于伍子胥是否叛国的问题,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同的观点。根据传统的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伍子胥并没有叛国,而是一位忠诚于吴国的将领、政治家和谋略家。
需要注意的是,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都有重要的文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