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的袁今夏
热播剧《锦衣之下》最近迎来了大结局,剧中悬疑之一就是女主袁今夏的身份。全剧从嘉靖首辅夏言被严嵩诬陷全家惨遭灭门讲起,加之网上又有揭露,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女主和夏言的亲属关系。那么权倾天下的内阁首辅夏言(剧中化名做夏然)的孙女,何以沦为六扇门的小捕快,这还要从夏言的宦海沉浮说起。
《锦衣之下》夏言剧照
一、夏言初仕夏言,字公谨,江西人氏,和让他身死族灭的严嵩为同乡。夏言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他出生于宪宗成化十八年,其父夏鼎出仕于孝宗弘治九年,任职严州推官,后升任一州知州,因此夏言年幼之时便有了能饱读诗书的机会。
“某书可看”“(夏言)必遍索之”( 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可见夏言从小就喜爱读书,这就培养了他优秀的文化素养,也把儒家一套价值体系心领神会。
夏言出仕于正德十二年,成绩为舒芬榜第三甲进士,任职行人,外派云贵。正德十五年改任兵科给事中,“忠勤王事”。正德帝死后,嘉靖即位。
嘉靖前期最大的事件就是大礼议,在此事件中中央基本两分:一些人支持首辅杨廷和等重臣,一些人支持嘉靖,中央官僚很少能有置身事外的。但有一人例外,就是身处中央的芝麻小官夏言,因母亲离世暂时离职,没有卷入朝廷纷争。
夏言守孝期间,见朝廷政局诡谲多变,不好站队,所以索性在家办象麓草堂教书育人,宣扬“立德行,为经济之本”,并对学生谆谆教诲“仕朝廷必远奸邪而好正直”(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在大礼议白热化阶段完全置身事外,直到嘉靖帝在大礼议中的优势完全体现,夏言才复出。
崇仁发现署名明嘉靖年首辅夏言门匾“柱国右族”
二、再度出仕嘉靖七年,夏言归京,改任礼科给事中,此时任职言官的他,忠于职守,弹劾了兵部推举的将领魏锟、兵部同意的以其兄之功而晋升的指挥使孙淮,之后又受命处置因成功镇压山西民变而互相争功的在晋诸军将领,其处置结果“功罪皆当”(王世贞《大学士夏公言传》)。
这一系列弹劾处置下来,基本把兵部得罪了个遍。但是夏言欣然处之,不为权势。
夏言一生的转折不得不说是天赐机遇,他没有卷入大礼议,虽然没给嘉靖出力,但至少不会得罪嘉靖;更难得的是,夏言遇上了一位爱道教的皇上。
嘉靖酷爱道教,对道教经典融会贯通,所以他对道教等祭祀之事有独特的见解。当时嘉靖认为天地合祭违背道教礼法,主张分别祭祀天地,同时将日月也列为祭祀对象,所谓“欲分建二郊并日月而四”(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
但是当时的阁臣张孚敬认为祖宗礼法不可改变,坚决不同意,这让嘉靖帝很郁闷。夏言此时进行了政治投机,他见嘉靖帝很有主见,于是“言自是大蒙帝眷”(《明史》),上疏大力支持嘉靖帝的分祭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