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多年,与陆毅重聚。
样貌朴实的王景春,一看就不是走偶像派路线的演员,可他一腔自信并不觉得自己的形象对于表演来说有局限,“小时候我本来挺自信的,结果一进上戏有点懵,我们班还有一个特招生叫陆毅,班里全是小生,都跟他长得差不多,就我一个小板寸。”“那你会不会觉得没陆毅有优势,长得帅或许能有更多机会?”“这事咱不能去跟陆毅比,那不是一种类型的,你看我和廖凡比(大笑),参照物很重要。”
王景春说他一直觉得自己长得特别好,工农兵学商什么都能演,“如果长得太好,大概就只能演一类了。”
“北漂”是历练,最受不了卖惨
在上戏拍了不少戏,出演了一些小角色后,王景春渐渐也感受到了自己面临的瓶颈和局限,31岁的他决定做个“北漂”。
刚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的他迎面而来的就是没有戏拍的困窘,面对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但他不同于其他爱忆苦的人,对这段窘境至今也从未向媒体透露过细节,“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把这些拿出来卖惨(的人),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走到今天必须经历的人生历练,不管好坏,都是一段必经路程。”
电影《警察日记》剧照
作为“戏红人不红”的代表,他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2013年以《警察日记》获得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到了今年获奖,他成为继廖凡后第二位获得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的华人演员。“我和廖凡是特别好的哥们,都很偏爱艺术电影,我俩在三年前就开始干一件事,成立春凡艺术电影,做艺术电影推广。到我们这个年龄、到这个时候了,也应该有一些责任和担当,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艺术电影的魅力。”
王景春与廖凡、桂纶镁。
俩大老爷们儿,边拍戏边搂着哭
熟悉王景春的人都知道,无论是曲折的追梦之路,还是当下的美满生活,他都照单全收,但唯一不能妥协的就是对表演标准的降低,无论角色大小,他都会为表演倾注全力。《白日焰火》里的裁缝铺老板、《建军大业》里“匪气”十足的贺龙、《盗墓笔记》里的“三叔”吴三省、《影》中扮演的鲁爱卿……这些角色出场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但却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地久天长》剧照
到了《地久天长》中的刘耀军,这个普通人身上有太多和王景春相符合的特性,“这个角色感觉就是为我写的。”和王小帅再次合作,王景春回忆导演总在现场夸他,“你演得太好了”,“有一天拍那场劝咏梅不要哭的揪心戏,一共拍了三条,第一条拍完我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二条拍完我说需要缓缓,到了第三条小帅说‘过了’以后,我情绪彻底不行了,就自己躲在旁边抽烟,眼泪咔咔地掉。可当我低头流泪的时候旁边还有更强烈的抽泣声,扭头一看是小帅,他就陪着我在那儿哭,两个大老爷们儿,他搂着我,我搂着他,就在那儿不停地哭。”他说王小帅拍戏过程中哭了好多次,基本是哭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