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备的经济思想的人正是管仲。
管仲治国方面最擅长的是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以妥协和谨慎的方式重建各种秩序。这些特征无疑很有点企业家管理的精髓。
他在经济上的创新很多,其中最值得记载的是三项:四民分业、贸易兴国和盐铁专营。
四民分业就是把国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把社会各阶层按职业来划分管理,管仲是历史上的第一任。
当时的“士”还不是后世的“读书人”,而是指“兵士”。农是农民,工是工匠、手工业者,商是商人。
按职业固定后有很多工匠最终以职业为姓,流传至今,如陶氏是制陶的工匠、樊氏是篱笆工、施氏是旗工等等。此外,管仲还把工商从业者的地位提升到和士农一样的地位。这比后世贬低工商的治国者要更具胸怀、远见。
当然,齐国重视工商从业者的地位也是有历史、环境因素的。据《史记》记载,姜尚(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国,建国之时,齐国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却有近海之利,于是,姜尚就根据当地的习俗,简化礼教,扶持工商,发展捕鱼和煮盐业。可以说中国商业之开化,当以齐国为最早。
除了“四民分业”,管仲还是一个自由贸易主义者。管仲规定,鱼盐可以自由出口,关隘只登记而不予征税,其他出口商品也实行单一税制。对于前来齐国做生意的人,他更是大开国门,有“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为了活跃市井,管仲甚至首开国营色情业,他在齐国都城临淄办了七间官办的妓院,共700人,后来又增加到2000人,后来的色情业者因此奉管仲为“产业始祖”。
管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制度创新是盐铁专营,它几乎成为中国式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保障。管仲实行的是专卖政策,开放盐池让民间自由生产,然后由国家统一收购。在冶铁业上,管仲实行的也是国有民营。
管仲还建立了国储粮制度,国家采购囤积了大量粮食,其数量足以控制市场粮价的波动,以达到丰饥平衡的功效。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
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他认为“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戮不足以服其心”。
《管子·牧民》中说:“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这就是“顺民心”,“从其四欲”,他以为,只要为政者懂得这些,把给予看成是取得,就是从政的法宝了。
管仲治齐40年,国强民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居民达3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同时期的古希腊最兴盛的城邦雅典城人口不足5万,即使后来最臻于极致的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年)统治时期的雅典也仅15万人左右。
管仲辅助齐桓公还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等功劳。连孔子都不得不赞叹管仲,《论语·宪问》中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国民至今受其恩惠的遗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华夏民族现在都得被其它少数民族统治,连着装形象都得跟夷狄一样披头散发袒露左膀。”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两年后,齐桓公竟然被自己的宠臣易牙软禁起来,活活被饿死于王宫中。管仲即将离世前提醒过齐桓公不能重用易牙。
管仲在世时易牙无法胡作非为,但他又为什么提醒齐桓公不能重用易牙?原来易牙是齐桓公的御厨,齐桓公这人喜欢纵情享乐,跟易牙说过:“天下美味我都尝过,就是没尝过人肉的味道。”结果没多久,齐桓公吃到了一口从没吃过的肉,就问易牙是什么,易牙说是自己小儿子的肉。管仲知道后说:“连自己骨肉都下得了手的人怎么可能忠于君主?”
可生性豁达大度、却喜欢纵情享乐的齐桓公还认为易牙是忠于自己胜过爱自己的孩子。
齐桓公能忘记管仲射箭之仇并放手让管仲治理齐国,也不会去琢磨能把自己的孩子*了的易牙是个多狠的人。
齐桓公兴,因用人;衰,也因用人。只不过一个用对人,一个用错人,结局就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