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枫叶,
是谁送给我的!
都叫我不留意丢掉了。
若知这般别离滋味,
恨不早早地把它写上几句别离的诗。
——《可纪念的枫叶》·萧红
都知道,文艺青年萧红的一生比较悲情,她短命、穷困潦倒、到处奔波。
从十九岁开始,萧红就离开了原生家庭,且一直没有再回来。后来,她和未婚夫生活在哈尔滨。这期间,萧红*了,但未婚夫却出逃了。因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萧军救美”片段。虽然,这一片段非常精彩,但主人公萧红却不肯提笔记录。因为,她最好的作品都是真实存在,是关于童年的记述。
在离家后的十年里,萧红辗转多地,几乎将大半个中国都游览个遍。萧红出走是为了逃婚,但却不全是,毕竟,她总是要出来的。为了她的文字梦想,她肯定会离开这个小小的呼兰县。因为,萧红的身上有着典型的“女青年”特点:爱折腾、不守本分,这是所有文艺女青年的通病。
曾经,有人拿萧红和张爱玲进行比较,发现她们除了姓张、文章写得好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活得比较惨。而这种“惨”,还是读者从她们的文章中发现的。试想,如果萧红像冰心那样,过着一种安逸的生活,她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可能这就是文艺女青年的悲哀,她们的归宿普遍是“人文不分”。
而且,萧红的生命力非常旺盛,特别是对于爱情的追求。如果不是年纪轻轻就过世了,她肯定会谈更多的恋爱。虽说,每一段恋爱都会有失望的时候,但消停一段时间,却可以高兴得开始一段新的恋情。
当她只有十几岁时,家里就为她订了一门亲事。
后来,由于催促成婚,萧红选择了出逃。之后,萧红逃到了北京,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又回去了。接着,她再次出逃,这次她的未婚夫不仅追了过来,他们还在哈尔滨同居了!之后,未婚夫一家觉得脸上挂不住,便主动解除了婚约。但此时,萧红却不乐意了,并将他们给告了。
萧红的未婚夫叫汪恩甲,是一个普通青年,性格虽然软弱,却也仁义。当萧红再次出逃之时,他勇敢地追了出去,救济他的未婚妻。可没想到的是,萧红却将他的哥哥给告了,使他只能站在哥哥这边。所以,即使萧红*了,汪恩甲也选择离开了她。
此时,萧军登场了。汪恩甲的离开让身怀六甲的萧红无可奈何,她交不起房租,被房东逼着卖家产。而萧军虽然没钱,但却能把萧红带到自己身边,悉心照顾。之后,萧红跟着萧军来到了青岛。在这里,他们过着二人世界。虽然,他们穷得需要去变卖家当,但萧红还是觉得这是属于他们的最好时光。
从那时开始,萧红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写了《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
《生死场》是在萧军的朋友推崇下,萧红提笔写完的。可是,这并不是萧红擅长的领域,她只能东拼西凑完成这部作品。其实,《生死场》写得不错,后来,在鲁迅的推荐下成了名,称得上是萧红的代表作。1934年,二十三岁的萧红跟随萧军前往上海,拜访鲁迅。在这里,萧红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只是,她和萧军的感情变淡了。有人说是因为鲁迅,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有一次,萧红前往鲁迅家,刚进门什么都没说,便笑了起来。之后,鲁迅一脸茫然,询问发笑原因,萧红竟然提到了今天的天气,说天空放晴了。这就是萧红的可贵之处,一直保持着少女的天性,那么的纯朴和自然。萧红和萧军在上海待得这两年,也是鲁迅生命中的最后的两年。
对于他们来说,鲁迅先生虽然是一个师者,但却像父亲一样亲切。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居住的地方离鲁迅家很远,为了能够经常见面,他们把家搬到了鲁迅家附近。之后,萧红和萧军经常来看望鲁迅,几乎每天都来。后来,只剩下萧红一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