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麂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和福建、江西部分地区,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林区。
由于黑麂的生境狭窄,数量稀少,遭受盗猎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目前只有不到2000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
杭州出现的黑麂
赤麂又称吠鹿,是麂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全身呈棕红色或黄褐色,角粗长而向下弯曲。
赤麂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西南部边缘各省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林区或灌丛中。
赤麂也是比较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种类,繁殖能力较强,目前有15个亚种。赤麂虽然数量较多,但也受到盗猎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被列为国家“三有物种”之一。
小麂又称小山猄、山羌(qiāng)、茅猄,是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全身呈黄褐色或芝麻色,角细短而向上弯曲。
小麂是中国特有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地带与台湾省部分地区,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林区或灌丛中。
小麂是我国最常见的鹿类之一,分布范围广,数量也较多。它们喜欢群居或成对活动,在夜间出来觅食,在白天躲藏在草丛中。小麂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菲氏麂又称林麂、乌金猄,是我国最新发现的一种麂子,全身呈褐棕色或黑色,额顶有一束硬毛,角呈蟹钳状。目前被列为濒危保护物种。
菲氏麂主要分布缅甸、泰国或西藏林芝等地区。它的特性最为神秘,由于数量极其稀少且发现较晚,目前还未有过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