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虽然是部动画片,二刷之后,我却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
《龙猫》于1988年在日本上映,为纪念《龙猫》上映30周年,吉卜力工作室为影迷打造了数码修复版,在中国内地上映。 豆瓣评分高达9.2分,且网友好评如潮。影片讲述了大学教授达郎的妻子靖子生病住院后,他带着女儿小月与妹妹小梅回到乡间居住的故事。
小月和小梅的母亲生病住院了,父亲带着她们到乡间居住。姐妹们对乡村的环境感到十分新奇,她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她们遇到了很多小精灵,也意外地与一只大龙猫成为了朋友。
某一天,父亲说她们母亲在本周会回家休养,小梅和小月都期待着母亲回家,结果医院来电说母亲病情突变,不能回家了。小梅挂念母亲,嚷着要姐姐带她去看母亲,但小月拒绝了。小梅竟然自己前往,却迷路了,小月最后向龙猫寻求帮助。龙猫帮助小月找到了小梅,也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妈妈。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很多人看完《龙猫》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看到了朋友的重要性,有的人看到了童年的单纯与快乐。
对我来说,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小梅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来到乡下,她感到无比快乐,遇到黑色的“小精灵”,想要抓住它们;捡到松子,要去探寻究竟;找到树洞,发现憨憨的大龙猫……为什么一个孩子能被这么多东西吸引,从中发现这么多快乐?
今天我就从影片出发,基于《龙猫》小梅和小月姐妹俩与龙猫、父亲之间的故事,结合我自己的育儿经验,谈谈该如何对孩子的童年进行正确引导。因此,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 大自然对童年的影响:孩子来到乡间生活,与自然的接触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 父亲的疼爱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父亲的鼓励使他们勇于探索
- 面对亲人的病情突变,孩子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帮上忙?
01、大自然对童年的影响:孩子来到乡间生活,大自然的一切,给孩子带来的是无尽的欢乐
由于小月和小梅的母亲生病住院了,父亲带着她们到乡间居住。
他们一家人为搬家做准备,来到新家,小梅和小月仿佛来到了一个新世界,开心的不得了,虽然是农村,但这里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她们很勤劳,积极配合父亲,整理新家。
有小桥流水人家,如清澈见底的湖水,拔地参天的樟树,热心友好的乡邻,更有若隐若现的精灵。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很难有不愉快感。
比如,小梅和小月一路上欢声笑语,发现屋顶掉下松子,就捡来探个究竟;发现阴森的“小黑虫”,就询问父亲,了解该东西;她们看上去几乎没有母亲生病住院的忧伤,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是童真与可爱。
那么,生活中,该如何让孩子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呢?结合我的所学知识,我有这三点建议:
①经常带孩子去乡下玩,不要总是待在拥堵的城市
现代社会的孩子,很少真正与大自然有联系。城市化的发展使孩子与大自然隔绝,孩子从小就面对交通拥堵,城市污染,雾霾天气。
因此,如果家在城市,孩子就很难与自然接触。那么,等孩子学校放假,家长可以带孩子去乡间、田野,观赏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
②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接触,不要让他们对游戏形成依赖
孩子们很小就接触电子产品,陷入游戏里的虚拟世界,他们喜欢到虚拟世界中寻找快乐,而不是大自然。
殊不知,从长远看,这样的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无尽的快乐,而是忧虑感的增加,孤独感的增加,心理疾病的出现。因此,要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③让孩子亲身感知自然,不能仅仅从书本中了解自然
因为缺少了大自然的滋养,孩子们很少呼吸新鲜的空气,很少看到葱绿的树林,小桥流水人家只是成了书中的描述,不能让孩子彻底感受到潺潺的流水、纯朴的村民的画面。
因此,把孩子带到乡间时,要让孩子结合书本中关于大自然的知识,问孩子对于自然的体会,让孩子对自然有真正的感知。
电影中的小梅和小月,在乡间生活,仿佛没有烦恼,没有电子产品的干扰,没有游戏世界,依然无忧无虑,快乐无比,这是大自然带给他们的,而城市生活里的孩子,仿佛缺少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里提到,大自然,是健康的源泉。
简而言之,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一定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梅和小月在大自然的怀抱下,与自然和谐相处,拥抱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快乐。而城市中生活的孩子,正是因为缺少了与自然的接触,才更应该接触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快乐。
02、父亲的疼爱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表达意见与看法时,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解答,孩子才会更加勇敢
小梅是个古灵精怪的孩子,看到新奇的事物,她总喜欢去追寻。
一次,她看到了两只小精灵,若隐若现,自己愉快地追逐着她们,一直追到了树洞,她掉进树洞,发现了书上所说的大龙猫,她开心极了,摸着大龙猫的鼻子,对大龙猫说话,学大龙猫的表情。
小梅趴在大龙猫身上不知不觉睡着了,等她醒来时,发现大龙猫不见了,她告诉父亲和自己遇见了大龙猫,即使父亲听上去感觉有点荒谬,依然没有对小梅说出:“你是在做梦,你怎么可能遇见大龙猫,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之类的话语,而是相信小梅遇见了大龙猫,还说小梅运气好。
父亲对小梅问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微笑以待。比如,他们搬家时,小梅遇到的很多躲在房间阴暗角落里,小小的黑色的东西,父亲说那是灰尘精灵,小梅又是很开心,大声喊叫着灰尘精灵。小梅的父亲关爱孩子从来不嫌孩子的问题太多,解答嫌麻烦,这会鼓励孩子有问题就提出来,不会闷在心里。
现实生活中,父亲该如何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正确疼爱孩子呢?
首先,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应该多一点耐心的解答,少一些威严,多一点与孩子的亲近。
我们都说,父爱如山,威严高大,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小梅的父亲,温顺,友爱,有责任心,没有展示出父亲该有的严格,所以小梅看上去总是那么幸福快乐。
其次,在孩子面前要展现出温和、关爱孩子的面孔。
大多数孩子都是与母亲很亲,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好像隔了一层膜,就是因为很多父亲对孩子展现出来的是严厉,所以,孩子不敢向父亲问问题,有问题也憋在心里。孩子便不会变得那么勇敢。
正是因为小梅的父亲总是以温和与关爱的面孔出现在女儿的面前,所以小梅才能勇于问问题,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父亲需要在孩子面前要展现出温和、关爱孩子的面孔。
最后,鼓励孩子勇敢提问,适当给孩子奖励。
很多孩子有时候因为害羞,不敢提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时,我们一定要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勇于提问,孩子才会变得更加勇敢。
比如,我们可以奖励零花钱,可以让孩子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指导下如果孩子能独立解决该问题,就把零花钱奖励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03、面对亲人的病情突变,孩子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帮上忙,该如何引导孩子:切忌情绪用事,拥有良好心态,学会耐心等待结果
小梅和小月的母亲本来说好不久会回家休养,结果因为感冒,病情加重,回不来了,孩子们吓坏了。小月和小梅各有各的伤心,小月担心母亲会死去,小梅嚷嚷着要去找母亲,却没有考虑到路途的遥远,姐妹俩人都陷于悲伤,小梅非要去找母亲,可是小月无能为力,就吵了小梅。
小梅很委屈,又很不甘,由于太思念母亲,姐姐小月不予支持,她无依无靠,便独走在寻找母亲的路途上,结果迷路了。小月担心死了,到处寻找小梅,鞋子都跑磨损了,而且,乡里邻居也在为帮助小月寻找小梅付出了很大的精力,最后终于有了龙猫的帮助,才找到了小梅。
现实生活中,如果孩子的亲人生了重病,孩子会情绪不稳,可能出于好心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却给别人添了不少麻烦,孩子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方式呢?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①切忌情绪用事:把控好自己的心情,不要太过情绪化
孩子的人生中,难免会经历对自己好的亲人因为生了重病,卧床不起,或是由于交通意外,突然与世长辞。这时候孩子幼小的心灵也许会难以接受,如果那个亲人在很远的地方,父母都不方便去看望,孩子一直大哭大闹,吵着要去看亲人,孩子的家人或许会更难过。
这时候,孩子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情,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大哭大闹无事于补,陪孩子聊天,让孩子适当转移注意力。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才能够适当得到控制,才能更少地让情绪影响到他人。
②拥有良好心态:不要持有悲观的心态,学会乐观面对
孩子年幼,经历较少,这时的他们,未谙世事,心态普遍是偏向乐观的,却由于亲人的重病使孩子乐观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会渐渐变得悲观,心情低落。
这时,父母应该正确疏导孩子,让他们学会乐观面对人生,比如,如果孩子身边要好的亲人离世,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那个人没有真的离开,他只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享受新的生活,让孩子知道死亡并不可怕。孩子便会更加乐观。
③学会耐心等待结果:当坏消息来临,如果无法改变事实,就等待好消息的到来
如果孩子得知亲近的人生了重病,在医院躺着不醒,不仅仅大人会焦急,小孩也会,就像小月和小梅,得知母亲病情加重,她们心急如焚,但又无能为力,各种猜测母亲的状况,还想到了“母亲死了怎么办”。
这时,耐心的等待显得尤为重要,电影结局是母亲只是感冒,并没有孩子们想的那么糟。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碰到亲人生病住院的消息,人们总是往坏处想 ,不能平心静气地等待,老是说“万一发生了什么就怎么样”。
既然明知道猜测是无事于补的,那就学好等待结果吧,事实无法改变,心态却可以改变,熬过了这一段时期,好的消息总会发生的。
总结一下:
《龙猫》虽然是部动画片,但是对当代生活有很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如何教育童年时期的孩子。以下几点就是本文从影片中得出的启示:
①当孩子沉迷游戏时:让孩子减少玩游戏的频率,带孩子去乡下,让孩子学会感知自然,体会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②当孩子有问题要问时:父亲学会疼爱孩子,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向孩子展示温和的面孔
③孩子面对亲人的不好状况时:引导孩子不要情绪用事,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耐心等待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