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人都习惯了大包大揽,一边埋怨婆家事情多,又一面任劳任怨,冲在老公前面鞍前马后地伺候全家老小。
结果不但落不到好处,反而落人口舌。
冯阿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十多年前,冯阿姨老公的二弟和二弟媳误入*,好几年没回家,留下一双儿女跟着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老人年纪大了,农活早已干不动了,本就需要靠子女养活,却还要帮着抚养两个孩子。
冯阿姨看了有些不忍心,也没和老公商量,就直接安排起了公婆的晚年生活,让老两口直接带着两个孩子到家里来吃饭。
她寻思着,多个人不就多双筷子的事嘛,况且两个孩子也吃不了多少。
可是这一吃就是好几年。
两个孩子很调皮,公婆只管一味地宠着,根本不管孩子教育的问题。
孩子不听话,冯阿姨就以长辈的身份管教孩子。
恨铁不成钢的她,有时候也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脱口而出一些重话、狠话。
她说:“孩子的父母不在,我总要代替他们管好孩子。”
可是,她的良苦用心,在别人眼里却是别有用心。
公婆十分不满,说她虐待小孩,孩子们也对她心有芥蒂。
后来,二弟和二弟媳好不容易逃了回来,听自己的孩子诉苦说大伯母经常打骂,俩夫妻特别生气。
侄子侄女至今依然怀恨在心,见了冯阿姨也从不叫声大伯母。
多年的恩情仿佛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好心却办成了坏事。
村民们都劝冯阿姨凡事不该冲在老公前面,婆家的事应该尽量都让老公去出面解决。
可冯阿姨却说,婆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谁出面不是一样呢?
去年,冯阿姨又四处张罗,到处找人给小叔子物色合适的对象。
小叔子性格非常孤僻,35岁了还是孑然一身,在村里时常被人非议这辈子都娶不到媳妇了。
冯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是出钱买礼物,又是出力约见面的,终于帮着小叔子找到了邻村的一个女孩结了婚。
婆家对这段姻缘很满意,逢人就夸都是冯阿姨的功劳。
可是柴米油盐地过日子,哪有那么称心如意的。
婚后的两人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吵架,看似老实的小叔子在一次情绪过激的状况下动手打了女孩。
老丈人愤怒地将女儿领回了家,两个家庭也因此彻底闹掰。
如今,女方长期待在娘家,和小叔子处于分居状态,婚姻关系也岌岌可危。
婆家眼见着抱娃的愿望落了空,对此十分恼怒,三番两次找冯阿姨理论,要求她上门求和,还说是她做的媒这辈子都要负责到底了。
冯阿姨心中苦不堪言,万万没想到做媒也要提供“售后服务”的。
她也去女方家里劝过好几次,可对方想离婚的态度十分坚决,她根本就无计可施。
可更令冯阿姨苦恼的是,没过多久村里就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出来,说她积极做媒是为了分一些女方的彩礼钱。
碰了一鼻子灰还不落好,冯阿姨越想越委屈。
其实,只要不去过多干涉婆家的事,那么麻烦自然不会轻易找上门。
很多女人喜欢把婆家人当成自家人,最后却发现自己只是个局外人。
在婚姻中,我们女人一定要学会拎得清,对待婆家的人和事,千万别冲在老公前面,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地做好人。
要明白,自己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才是我们最应该付出心力去经营管理的大事。
还记得在我结婚前夕,曾经采访过的一位“最美家庭”获奖者对我说的一番话:
“不插手婆家跟钱沾边的事; 不插手婆家兄弟姐妹的婚姻; 不插手婆家晚辈的教育问题; 不插手公婆之间的情感问题; 不插手婆家家族红白喜事等大事。”
如今回想起来,似乎颇有一番道理。
倘若手伸得太长,结局必然是里外不是人、两头不讨好。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
“中国家庭矛盾的大多原因,是因为中国式浆糊逻辑,也就是我的事儿是你的事儿,你的事儿也是我的事儿。”
这种浆糊逻辑的背后,其实就是边界意识和界限感的模糊。
只有界限感越来越强,我们才能真正从一段不舒服的关系中彻底剥离开来。
而剥离的前提就是:
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去越俎代庖,凡事都尽量让老公去冲先锋、打头阵。
让老公自己去处理婆家的事,有一个好处就是:
处理得好,是他的职责本分;倘若处理得不好,后果自然也由他兜着;
况且,婆家根本不会有人责怪他,即便做得再不好,也没有人和他诋毁、非议、心生嫌隙。
对待婆家的人,彼此亲疏有道、界限有别就是最好的态度。
千万别因为自己叫公婆一声“爸妈”,就真的把他们当做亲生爸妈一样地不客气了。
而对待婆家的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掺和、不多事、不纠结,让老公冲在前面。
谨记这一句话:
“你的家事我不过多参与,我家的事我也自己做主。”
如此,日子自然就会过得舒心,生活也就没那么琐事烦心了。
愿你我,都能做个“岁月静好”的女子。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在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