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达决心的时候,韩先楚一直了解和学习影响作战的各个条件,积极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
就在这时,韩先楚从老渔民那里了解到一个情况,谷雨节气过后,风向会从东北风变为以南风和西南风为主,这正是横渡琼州海峡需要的风向。
原本军区制定的作战计划,一个是购买机械动力的船只,一个就是等待冬季的季风,借助风力给木帆船增加动力。
如今解放军期待的风力条件即将到来,时机不等人,韩先楚经过考虑,当机立断,1950年3月5日,第一支先遣队出发渡海。
韩先楚临机请命,海南胜利解放先遣队渡海之后,与琼崖纵队顺利会师,解放军的旗帜终于插上了海南岛。
首战告捷,韩先楚接下来按照自己的计划,远远不断地派遣小股部队登岛,到了3月底,已经有8000多名解放军战士登上海南岛。
这些官兵登岛之后,与琼崖纵队的同志合在一处,在岛上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接应力量,此时主力部队渡海作战条件已经成熟。
但是叶剑英和广东军区制定的登岛日期却是在两个月之后,时机不等人,为了让军区同意主力部队登岛,韩先楚给军区立了一份“军令状”。
1950年4月7日,韩先楚越级上报,向15兵团、四野指挥部和广东军区总指挥部分别发电,在电文中详述了前线的情况。
在电报中,韩先楚还请命道:他愿意亲自带领40军的主力渡海作战。
叶剑英自己阅读了韩先楚的电报,沉思之后,他写下批文:按先楚同志的意见办!
1950年4月16日,傍晚19:30分,12发红色信号弹同时升空,几百艘木船同时出发,满载着韩先楚带领的40军、43军的3万多人的船队向着琼州海峡出发。
海峡这边的行动,海南岛上的国民党驻军一点防备都没有,借助气象和水文条件,登陆船队进展顺利,直到接近海南岛的时候,国民党的部队才反应过来。
国民党借助先进的炮舰轰击船队,韩先楚则有条不紊地让战士们利用自制的“土炮舰”还击,牵制国民党部队的火力,援助主力部队登岛。
第二天凌晨3点左右,第一批战士顺利登岛,6点左右韩先楚带领全部人员,顺利在海南临高角登陆成功后,向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发起攻击。
在我军的内外夹攻下,让国民党洋洋自得的“伯陵防线”很快崩溃,此次登岛的部队也于之前陆续上岛的先遣队顺利汇合。
海南岛上所有部队汇合之后,便对残存的国民党士兵发起了冲击,短短一周的时间,解放军士气高涨,打得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到处逃窜。
4月21日,解放军第二梯队也顺利登岛,几处力量汇集起来,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
接下来的一周,解放军先后解放了万宁、陵水、三亚等地,薛岳已早早乘坐飞机逃回了台湾。
5月1日,国民党在海南岛的最后一所据点八所港(东方市)被攻破,海南岛解放战役也宣告胜利。
“晚打两个月,很可能成第二个台湾”海南岛战役是建国后首次大规模的海上战役,而利用单一的陆军,只靠人力推动的木帆船作为登陆工具而取得胜利的登陆作战,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