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的,都是缘。
可并不是所有的缘分,都能成全。
就算走进婚姻的两个人,也不一定走到最后。
看似扑朔迷离的爱情,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不管缘分有多好,若是珍惜不够,爱的基本条件不足,仍旧要走散。
月老只负责牵线,不负责柴米油盐,还无法保证一生不变。
民国时期的著名女作家萧红,有过几段婚姻,结局都是悲苦的。
对于她的一生,学者章海宁如是说:“萧红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更能体会到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难和不易。”
从萧红的身上,可以发现,一个人可以对人生、爱情,使劲折腾,但仍旧躲不过因果。
01
父母的格局,爱情的布局。
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母亲早亡,父亲再婚。
家中只有祖父,对她倍加关爱。但是祖父在她尚未成年,就过世了。
父亲是一个很传统,也稍许势利的人。因而早早把萧红许配给了汪恩甲。
古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理,在很多父母脑海里扎根。
萧红想要努力读书,但是家庭并不支持,以至于她在北平读书时,生活极度困难,不得不从北平回到呼兰县老家。
面对叛逆的女儿,父亲将其软禁在家。而女儿却想尽办法,逃出去,漂泊到北平。
未婚夫汪恩甲,或许是有不舍,或许是遵照家庭安排,一路尾随萧红。
兜兜转转几个圈子,萧红和汪恩甲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住下,像夫妻一样,成双成对。
戏剧的是,萧红有了身孕,汪恩甲却跑了。住旅馆的费用,都是赊欠的,旅馆老板,只能揪住萧红不放手。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有人对自己倍加照顾,还兼了那么一些缘分,爱情就会来临。当然,其中若有父母的安排,缘分就来得更顺一些。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是父母对子女的帮助,也可以是感情的绑架。
父母的格局,儿女的结局。当我们习惯做乖孩子的时候,也很容易落入父母的布局里。原生家庭对人生的控制,可见一斑。
在自由恋爱的今天,父母的爱情观,对子女婚姻的把控,彩礼的要求,仍旧不容忽视。
有多少般配的恋人,因为高价彩礼,父母苦苦相逼,走散了;有多少不般配的恋人,父母认为是门当户对,或者父母贪图对方的权势和金钱,成功了。
年轻人若要有好的爱情,一定是自己喜欢的爱情,还是得到父母的支持的爱情。否则,就是悲剧的开始。
02
夫妻的收入,爱情的基础。
身边没有了汪恩甲的萧红,无法旅馆的费用,只能对外求助。
哈尔滨《国际协报》派萧军,把萧红救出了旅馆,却无法安顿好接下来的生活。
或许是感恩,或许是日久生情,或许是“穷穷联合”,萧红和萧军相爱了。
不管爱情好不好,一日三餐少不了。
两个人拿起笔,依靠文字来赚钱,但仍旧是杯水车薪,还因为笔端的文字过于尖锐,迫使多次转移,然后到了上海。
在上海的日子,有了文豪鲁迅的帮忙,萧红、萧军才松了一口气。
恋爱呈现出最好的一面,婚姻流露出最糟的一面。没有钱的爱情、婚姻,就像风雨中的楼阁,随时都在飘摇。
我们可以选择“不拜金”,甚至对金钱视如粪土。但是离开粪土的花朵,是要枯萎的。
玫瑰再美,没有了滋生的土壤,那就注定要遗憾结束。
作家罗素说过:“由于惧怕失掉金钱而发生的忧虑与烦闷,使人把获得幸福的能力消耗掉,而且恐惧遭受不幸的惧怕,比起所惧怕的不幸来,还更为不幸。”
一直穷困的人,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要指望爱情有多好,也不要认为爱情可以长久。
若是你要把爱情变成永恒,那就狠狠赚钱,起码你要养得起另一边。当你到了中年,还得养得起一个家。
03
人情的冷暖,爱情的拐点。
总有人,花前半生找入口,花后半生找出口。萧军就是。
萧红在鲁迅的指引下,文学的道路,越走越远。鲁迅过世后,她还写下很多回忆鲁迅生活的文章。
扎心的是,萧军却开启了家暴模式,婚姻慢慢走到了终点。
在武汉,萧红结交了端木蕻良,也再一次走进婚姻。爱情的悲剧,却并没有因此改变。他们的孩子夭折。辗转到香港后,萧红一病不起。
她在临终前,说:“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到底有多少不甘?肯定有爱情的成分。
但是拐来拐去,人生并没有绕出死胡同,又能怎样呢?
太多的人,天真地以为,逃离过去的爱情,就能遇到更好的爱情。却不知道,是从火坑,跳进了水坑,仅此而已。
真爱,需要两个人维系;离开,则是一个人的决定。
你到底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没有人强迫你,但是你的决定,却注定了爱情的结局。当然,对方的决定,也是如此。
你费尽所有的力量,都拉不回一个要离开的人。放手,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必须的选择。
《涩女郎》里有句台词:“趁你能爱的时候去爱,但要先把不爱的甩掉。”
想要把爱情留下来,就要让爱情暖暖的。并且,这样的温暖,是只给一个人的。
04
真正的爱情,是一份情债。
你要爱情天长地久,那就要把情债变得多多的,并且是一辈子都还不清。
当爱情受冷的时候,说明情债要还完了。你就更加爱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情,再次背负情债。
爱情的“因”,无非是两种:你足够好,能丰衣足食;你会一直变好,给对方一个更好的爱人。
千万不要去捆绑对方,那只是囚住对方的身体,囚不住对方的心。
愿你我,真诚待人,不负不欠。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