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未想,整合资源,及时抓住商机,可能是所有优秀商人的共性。骆玉珠和陈江和在碎布中看到拖布的商机,从猪皮延伸到手套的商机,还有不断优化品质的袜子,热水器的生意等等。做别人想不到的,才能赚到别人赚不到的钱。
天下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不会卖东西的人。现在好产品离不开好营销,然而骆玉珠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有着出色的发挥。本剧中有两个印象深刻的“营销案例”,陈江和给每户发一根软管,然后再花五毛钱回收软管,告诉大家这个至少值两三块钱,如果不想被回收,就可以买他的热水器。这个点子恐怕也刷新了很多现代营销人的三观,利用人们占小便宜的心理炒起了产品的热度,又以低价回收的噱头直接引人入店,成功推销产品,把消费者一步步揽入全盘计划之中,高,实在是高! 第二个是骆玉珠和冯姐在市场上因为低价抢客面红耳赤,当时我看到这里挺惊讶,冯姐怎么这样做生意呢?直到晚上她过来和骆玉珠分钱,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出自骆玉珠的“计谋”,当然这种方式不提倡我们效仿,但是销售中出其不意的招数,有时候野路子还真的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单木不成林,划行规市这个理念在剧中是由邱英杰提出的,是义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成义乌更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像杭州的四季青,广州白马市场,都是聚集效应,因为一个商铺很难形成知名度,但是众多商铺在一起,就会有知名效应,于客户来讲,感觉更专业,选择余地更多,所以会有很多人寻觅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