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奇冤分集剧情简介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04 17:57:38

从1992年首度担任编剧的作品《大地缘》开始,在赵冬苓二十七年的编剧创作历程中,不断创作出《激情辩护》、《上学路上》、《沂蒙》、《青岛往事》、《安居》等各种题材的作品,屡获国家优秀编剧奖。无论是对主旋律正剧的不断探索,还是对现实题材的社会关注,赵冬苓作品中始终充盈着对正面价值观的坚守和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

按照作品的篇幅长短来划分,赵冬苓的编剧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2000年是赵冬苓的编剧创作起步期,此时的作品类型主要以中短篇电视剧为主,内容上围绕英雄模范人物展开。2001—2008年是赵冬苓的编剧创作发展期,此时期的作品以电视电影、电影和长篇电视剧为主,围绕社会发展进步中大众的变化展开。2009年—至今是赵冬苓的编剧创作繁荣期,此时期的作品以长篇电视剧为主,内容上围绕家国、信仰等展开。

赵冬苓此时期作品主要有:中短篇电视剧《大地缘》(7集)、《军嫂》(2集)、《回归爱的世界》、《孔繁森》(6集)、《小小飞虎队》(5集)、《民警程广泉》(2集)、《一滴阳光》(2集),电影《紧急救助》、《激情辩护》,系列剧《爱情帮你办》(23集)、《倩女奇冤》(24集)和长篇电视剧《至高荣誉》(30集)、《天边有个威海卫》。

倩女奇冤分集剧情简介,(1)

1987年山东影视制作中心挂牌成立,彼时的赵冬苓在济南一家经济部门单位做着行政工作,热爱创作的赵冬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山影寄了一封“自荐信”,“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给影视制作中心的领导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本市平信邮寄费只要4分钱。”信件寄出不久赵冬苓便借调到山影中心,赵冬苓戏称自己凭借“4分钱”踏入影视圈。

1992年,电视剧市场还未完全形成,此时赵冬苓接到了关于科学家的创作任务,赵冬苓在多次采访后创作出讲述农业科学家治理盐碱地的故事,并取名为《大地缘》。笔者在采访赵冬苓时,赵冬苓曾表示自己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求人。但为了使《大地缘》能够顺利拍摄,赵冬苓不止一次亲自上门以及打电话给采访过的中国农科院,最终成功拉到投资。从《大地缘》开始,赵冬苓便和“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她的创作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热爱和热情不断浇筑理想,创作出了多部经典作品。

笔者在采访时,赵冬苓回忆起自己出道时的经历,多次谈到《孔繁森》这部剧。1995年,赵冬苓在一位导演朋友口中听到孔繁森的故事,“地委*收养了两个藏族孤儿,我觉得这件事可能好玩(有意义)”,有着极强故事捕捉力的赵冬苓从朋友的描述中对孔繁森产生了兴趣,开始先后两次入藏采访。赵冬苓着手创作时,孔繁森的故事开始家喻户晓,面对来自组织上和全国人民的压力,赵冬苓几易其稿,最终用作品说服了领导赢得了这次创作的机会。“我有一个坚定地信心——我一定不能让他把我换掉。如果把我换掉就是对我自己自信心地一个极大打击,我一定要坚持下来。”正是这股坚定的韧劲伴随着赵冬苓从籍籍无名到总揽各大编剧奖项,不仅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更收获观众的喜爱。

倩女奇冤分集剧情简介,(2)

赵冬苓1995年播出的作品不止《孔繁森》,还有在央视一套频道播出的《小小飞虎队》,这部只有5集的儿童题材抗日剧在1995年播出时收视极高,以致16年后即2011年,央视与赵冬苓就《小小飞虎队》再次合作,由原来的5集扩充到28集,播出时正值暑期档,新版《小小飞虎队》的收视一路飘红,故2013年,再次制作了电影版《小小飞虎队》。在采访时,赵冬苓曾表示儿童抗日这件事是值得商榷的,“其实我是有疑虑的,我在做第一版的时候,每一集的结尾都是Gameover,我是把它当成打游戏的方式来做的,希望的是孩子打鬼戏就像孩子打游戏一样。”

1996年,赵冬苓应家乡济宁邀请,创作英雄模范民警程广泉的故事,在短短两集中,赵冬苓成功塑造了,既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又接地气靠近人民群众的基层警察形象。这部剧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短篇电视剧二等奖、公安部“文化精品工程奖”一等奖、山东省优秀电视剧一等奖等多项奖项,该剧也使得赵冬苓和侯鸿亮、孔笙建立起深厚友谊,为日后更多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同年,赵冬苓创作了第一部长剧集系列连续剧《爱情帮你办》,此剧是国内继《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之后又一部情景喜剧之作,围绕恋爱服务中心展开叙述,讲述平常人的情感生活。

《爱情帮你办》之后,赵冬苓开始涉足电影创作,1996年创作电影《紧急救助》,1997年创作电影《激情辩护》和《我的同桌老玉米》。其中,赵冬苓凭借《激情辩护》获得第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赵冬苓曾表示自己对法律很感兴趣,《激情辩护》的成功为赵冬苓埋下了一颗创作法律题材的种子。

倩女奇冤分集剧情简介,(3)

1997年,赵冬苓创作了30集电视连续剧《至高荣誉》,讲述青年刑警的成长故事,这是赵冬苓创作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长篇电视剧。1998年,赵冬苓再次和孔笙联手,创作了2集电视剧《一滴阳光》,获飞天奖二等奖、山东省优秀电视剧一等奖等奖项。同年赵冬苓再次创作了24集的系列单元剧《倩女奇冤》,并与2000年创作电视剧《天边有个威海卫》。

赵冬苓此时期作品主要有: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共九部)、《郑培民》、《任长霞》、《狩猎者》,电影《上学路上》、《督察队长》、《革命到底》、《农民工》,电视剧《仗义执言》(18集)、《盖世太保枪下的女人》(16集)、《21天》(20集)、《非常警示》(22集)、《满天星》(22集)、《唐山孤儿》(30集)。

2001年赵冬苓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了18集的电视剧《仗义执言》,这是继《激情辩护》后赵冬苓再次创作法律题材的作品,《仗义执言》中的“方圆律师所”也一直延用到赵冬苓最近的法律作品《因法之名》中,赵冬苓在采访中曾表示自己很喜欢“方圆”这个名字,“方圆不仅是做人有方有圆,看法律也是这样,为什么有律所起名叫方圆,看法律的角度有不同,不同的角度看法律你可能看到的就不同。”事物有方圆、人的角度有方圆,“方圆”这个名字的延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赵冬苓自身对法律的理解和看法。2002年赵冬苓改编作家张雅文所著的图书《盖世太保枪口下的女人》。

倩女奇冤分集剧情简介,(4)

“法律是我一直的热爱”,从2002年创作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开始,至2010年,八年间赵冬苓前后创作了《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共九部。《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2003年)、《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2004年)、《法官老张轶事之回避》(2005年)、《法官老张轶事之别动感情》(2006年)、《法官老张轶事之告状记》(2007年)、《法官老张轶事之阳光与土地》(2008年)、《法官老张轶事之倔萝卜》(2008年)、《法官老张轶事之无法知晓的真相》(2010年),在这九部作品中,赵冬苓将自身对法律的热爱和对社会、对大众的责任融合在一起,用法律解决问题、浇筑人情。

2004年,赵冬苓创作影片《郑培民》,《郑培民》与《孔繁森》及2005年的影片《任长霞》,被称为赵冬苓人物传记剧系列。起初对于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创作,只是赵冬苓的一项工作任务。但在创作之前,赵冬苓都会去采访,充分地了解所要创作的人物,找到人物身上能打动自己的点继而才会把它呈现在观众面前。“从孔繁森到任长霞、郑培民,如果说这几个人物身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让我感动,那就是柔软的人性。这些善的、美的东西感染了我,也令我相信:它既然能感动我,也会感动别人。

”同年,赵冬苓创作了20集非典题材电视剧《21天》及电影《上学路上》,《上学路上》是赵冬苓在宁夏采风时敏锐捕捉到的故事灵感,这部讲述贫困小女孩为赚学费“以物换物”的儿童题材电影,剧情如主角一样纯朴简单,却也一样打动人心。电影不仅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还使赵冬苓捧得第24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2005年,赵冬苓不止创作了电影《任长霞》,同时与孔笙强强合作创作了电影《狩猎者》,讲述了孤儿何远山为父母报仇而与鬼子斗争的故事。该片于央视电影频道上映,获第6届电影频道数字电影"百合奖"优秀影片二等奖和第9届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动作类电视电影"。同年还创作了20集的反腐题材电视剧《非常警示》,由吴子牛导演。

2006年赵冬苓创作了“打拐”题材电视剧《满天星》和电影《督察队长》,在《督察队长》中,赵冬苓没有采取警察与罪犯相对立的写作模式,而是着重表现警察与警察之间的不同观念。这种创作手法的改变表现出赵冬苓不断探索、不断挑战的精神。

倩女奇冤分集剧情简介,(5)

2007年,赵冬苓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创作了电视剧《唐山孤儿》以及讲述红军长征的电影《革命到底》,《革命到底》是赵冬苓继《小小飞虎队》之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这部作品的成功为赵冬苓此后的革命历史剧创作打下了好的基础。同时在这部影片中,赵冬苓树立了自己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风格——书写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故事。

2008年,赵冬苓以农名工群体为主角创作了电影《农名工》,作为广电总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影片,《农民工》真正从农民工群体出发,反应了这个群体的艰难不易和不安,并免费为农民工公映十万场。影片获第十届长春电影节“最受群众喜爱的故事片奖”。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