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2年,张煌言离家7年之后,他的父亲病逝,接到消息后的张煌言没有回家奔丧,而是继续自己的事业。他幼年丧母,全凭父亲一手带大,父亲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位父亲,更是自己人生的导师。即使是这样,他仍然放弃孝义,选择了忠义。
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张煌言在抗清的道路上走了19年,当时所有抗清的旗帜几乎都倒下了,台湾的郑成功也不敢贸然反攻。远在东南的抗清队伍,只有张煌言一枝独存。清廷几次招降张煌言,都被张煌言拒绝。为了逼他就范,清廷抓捕了张煌言在老家的妻子和儿子。
当清廷拿他妻儿性命相威胁时,张煌言忍住了泪水,他用自己的铁石心肠对清廷的人:“至亲可以怀念,但不能成为谈判的筹码!”
张煌言“抛妻弃子”十余年,妻儿被捕后,他的下属曾张罗帮他纳妾。张煌言立即拒绝说:“我的妻子身陷囹圄,我不能负她。”
在张煌言心中,他抛妻弃子十余年是为了民族大义,内心并没有辜负妻子。如果在妻子身陷大牢时他还在纳妾,那他就枉为男人了。
五、忠肝义胆英雄歌,我以我血荐轩辕康熙三年,张煌言自知复明无望,决定解散部众,他隐居海岛,只保留了几位死忠留在身边。
浙江提督张杰派兵多次搜寻,终于捉住了张煌言身边准备出岛买米的侍从,侍从经不住酷刑,出卖了张煌言。于是,张杰趁夜派兵袭击海岛,张煌言来不及自*,被张杰擒获。
随后,张煌言被押送到他的家乡宁波,他离家十余年,没有衣锦还乡,而是以俘虏的身份归来。但是,家乡的百姓却以张煌言为荣,他们千方百计托关系进入牢房,只求和张煌言见上一面,送上衣服和吃食,只为尽自己的一份力。
浙江提督张杰也没有委屈张煌言,而是以贵宾之礼待之,多次派他的老部下来劝降张煌言。张煌言大义凛然地说:
“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
张杰听完,内心更加佩服张煌言,便禀明康熙,询问处理意见。
康熙得知张煌言被抓,非常高兴,但怎么处置他,却犯了难。担心押回京城中途生变,于是下令就地处斩。于是,清廷先*了张煌言的妻子和儿子,三天后,张煌言在杭州被*,一家人总算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兵部左侍郎张公传》有句话,说的非常公允,是“煌言死而明亡”。
张煌言死了,明朝在大陆的势力才算彻底消亡,这句话不是称赞,而是悲怆。
张煌言是饱读诗书之人,他当然知道朝代更替是历史规律。当时清朝统一全国已经是大势所趋,明朝复国无望,张煌言不是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境地。但他仍然选择“姑留螳臂强挡轮”,用自己的鲜血和勇气去抗击残暴的清廷。他的这份气节,值得后人敬佩,值得后人称他一声“英雄”。
今天,全国民族大团结时代,我们不讨论张煌言的选择是对是错,只是,张煌言的浩然风骨值得我们继续弘扬。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而来的瑰宝,是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