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反抗清朝,明末抗清将领张煌言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05 14:21:41

其实这些道理张煌言也未必不懂,他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业无异于鲁阳挥戈,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但他此时效忠的早已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他效忠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信仰,是一个民族。

所以这些封疆大吏的劝降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张煌言的拒绝,他意气风发地说:

“我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罪,今日之事,速死而已,不必多言。”

由于张煌言巨大的影响力,当地官员不敢擅自处理,于是赶紧向北京朝廷上奏,说明情况。按理来说这么重要的犯人应该是要被押覆京师再三审讯的,但是清廷此时害怕夜长梦多,于是迅速发来密旨,要求就地处死张煌言。

张煌言前往法场之时身上穿着的依旧是明朝的衣饰,周围的杭州百姓在清朝的统治下已经过了二十余年,早就换上了长袍马褂,蓄起了金钱鼠尾,不想今日又在张先生身上复见汉家衣冠,一时之间百姓泪下潸然,感念万千。

张煌言立于法场之上,远眺南宋皇城凤凰山方向,淡淡地留下了一句:“好山色”。

短短三字,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言毕之后,坐而受戮,慷慨殉节,时年四十有四。而他的妻子和孩子早在他之前就已经被清朝*害,合家殉节。

张煌言的书童杨冠玉年幼,本可免于一死,但杨冠玉坚决拒绝,要求与张公同死,与张煌言同日被害。

张煌言反抗清朝,明末抗清将领张煌言(9)

在殉节之前,张煌言专门留下诗作一首,以示自己的忠义气节: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张煌言殉节后,由一个和尚为他收尸,外甥为他买回了首级,然后埋葬在了西子湖畔。

时间一晃来到了乾隆四十一年,清朝入主中原百年之久,早已是根深蒂固,天下太平,所有的反清势力烟消云散。

为了笼络人心,也为了树立典型,乾隆皇帝大肆表扬为明朝殉节的大臣,还特意编写了一部《胜朝殉节诸臣录》,鼓励清朝大臣向他们学习,张煌言正列此传中。而那些投靠清朝的诸如洪承畴之流反而被编入了《贰臣传》,不得不说是一种很大的挖苦。

张煌言的墓得以大修,供世人瞻仰,很大程度上是清朝保护和宣传的结果,这也是历史的无奈与讽刺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正是能够受到对手的尊重与敬仰,从这一点上来看,张煌言无疑是明末的一大完人,他与岳飞和于谦并列为西湖三杰,当之无愧。

张煌言反抗清朝,明末抗清将领张煌言(10)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