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将丧斯文也全文翻译,天之未丧斯文原文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09 23:09:24

人在危难之际,有壮志未酬的使命感,坚定天不负我的信念,这是积极健康的心态,对战胜艰难险阻,非常有帮助,孔子就是这方面的光辉典范。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地受到威胁被围困,他说:“周文王已经离世了,天下弘扬文明礼乐不是寄托在我这里吗?如果上天将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制度,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再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如果上天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把弘扬文明礼乐使命交给我,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畏:受到威胁。

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兹:这个,这里,这样。

丧:消失,消灭。

与(yù):参与,掌握。

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孔子的临危不惧,来源于自身强烈的使命感,他坚信,自己壮志未酬不会死,这是上天的安排。这个观点虽然具有天命论的显著特点,但对于一个人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还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达五天之久。

横祸临头,孔子临危不惧,很自信地对弟子们说,自己肩负着为上天传播历史文化的使命,匡地的人不会把我怎么样。这番话虽然是孔子的自我安慰,但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强烈的使命感,还是令人非常受鼓舞。

孔子深信天命,他认为,“天”在赋予人生命的同时,也赋予这个人某种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人是肩负着某种使命降临人世的。

孔子坚信,自己肩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的历史重任,天命所系,事业未竟,无所畏惧。

孔子的天命思想,给人的启发是:

明确使命

一个人想获得成功,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明确奋斗目标,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助推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肩负使命,实现目标,这条道路虽然艰辛难走,但却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正如曾子所言,任重而道远,当死而后已。

摒弃浑噩

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甚至连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都不清楚。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激情与动力,甚至是毫无责任心。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价值根本不会得到丝毫的体现,而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清楚自己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天行健,君当自强不息;使命未竟,深信生命还会精彩。——重病自勉。

天之将丧斯文也全文翻译,天之未丧斯文原文(1)

装点晚秋是我的使命!秋不息,我自前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