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注射鼠病毒实验,日本人给中国人注射病毒的实验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11 05:55:12

2020年是农历鼠年,开启了新一轮十二生肖序列。

这种小型哺乳动物,不仅在生肖中排行老大,论起在现代科学上的咖位,也是名列前茅。

都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悲凉歌声在中国回荡千年,鼠疫也在中世纪的欧洲留下了“黑死病”的阴影。那么,实验小白鼠有何特殊之处,倍受科学家青睐?

日本人注射鼠病毒实验,日本人给中国人注射病毒的实验(1)

被荧光标记的实验鼠

诚然,一些品种的小白鼠非常经典,它们的“科研生涯”可追溯到数百代前的祖先,造成了大家对实验鼠的刻板印象。其实,各种毛色的老鼠都在为科学献身。

甚至,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对实验鼠的要求走向多样化、精细化。从一开始的杂交、近交培育,到随机诱导基因突变,再到现在的精准基因编辑,百变实验鼠,为了人类的科学事业,承担了许多本不属于它们的人类疾病。

近亲“乱伦”的后代

一切开始于美国马塞诸塞州格兰比的一个农场。

20世纪初,退休教授艾比•拉斯洛浦(Abbie Lathrop)从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养鼠爱好者中收购不同品种的小鼠,并培育出了一些“新奇”的毛色,风靡一时。

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威廉•卡斯尔(William Castle)也被这些“时髦”的啮齿动物吸引,他想到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

学过高中生物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和孟德尔的豌豆们纠缠的日子,把或圆或皱、或黄或绿的豌豆不断杂交,依据后代的统计数字推测哪些基因是显性的,哪些是隐性的。

卡斯尔搞了一些小鼠版的孟德尔实验,奠定了在哺乳动物遗传学界的元老地位。要知道,此前鼠类只会应用在传统的解剖实验中。不过,随着和小鼠毛色有关的基因逐渐被研究透了,学界开始失去兴趣。

1909年,哈佛本科生克拉伦斯•库克•利特尔(C.C. Little)再次掀起波澜。为了在小鼠身上移植并研究肿瘤,他决心得到更为同质的小鼠品种。

在这里,要介绍一个叫“近亲系”的概念。如果你要研究某一种因素(如药物、饲料、环境)等对小鼠的影响,肯定要尽量控制小鼠的其他背景保持一致。

孟德尔研究的豌豆是一种自花传粉的植物,可以理解为自己和自己交配,在自然界得到的后代均为纯种,外表和基因完全对应,因此研究起遗传性状尤其便利。

但小鼠可不是。为了尽量得到遗传背景相似的小鼠,必须要在近亲之间不断繁殖,经过几代后越来越“纯”。

这样强制小鼠在兄弟姐妹间“乱伦”的行为招致了伦理争议,此外,包括卡斯尔在内的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近亲繁衍的后代不够健康,科研价值也下降了。

无论如何,利特尔还是利用20代的近亲繁衍得到了一种名为DBA的近亲系,毛色为隐性的淡棕色。

日本人注射鼠病毒实验,日本人给中国人注射病毒的实验(2)

DBA小鼠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实验小鼠。

走向诺贝尔奖

“近亲系”实验小鼠很快流行起来,有些繁衍到近日已经成为主流品系,比如著名的C57BL/6。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小鼠品系,这种黑色小动物可以为许多突变基因提供遗传背景。

日本人注射鼠病毒实验,日本人给中国人注射病毒的实验(3)

一只C57BL/6雌性小鼠

另一种也很常见的BALB/c则符合我们对实验小白鼠的所有想象:白色的毛发、红色的眼睛、圆润的身躯。

1912年,美国纽约纪念医院的哈希•巴格(Halsey J.Bagg)从俄亥俄州一鼠贩处购得一批野生的白化小鼠。BALB这个名字即Bagg与Albino(白化)两个词合成。

它们代代近亲繁衍,历经不少生物学家之手,其中就包括利特尔。1935年,BALB小鼠传到了美国遗传学家乔治•斯奈尔(George Snell)那里,后者把它们带到了位于缅因州的杰克逊实验室。

斯奈尔延续了利特尔关于小鼠肿瘤移植的研究,想知道为什么生物有时候会接受移植物,有时候又排斥。他利用两个近交系,反复回交(亲本与后代交配),每次都筛选表现出与亲本不同形状的后代,得到了只在一个位点上杂合的同源株。最终,斯奈尔找到了调节细胞表面免疫反应的相关基因,并以此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奖。

日本人注射鼠病毒实验,日本人给中国人注射病毒的实验(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