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电影剧情深度解析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11 11:49:19

梅竹图的平面绘画与立体刺绣(来源于网络)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艺术发展以及与其相关作品的产生并不会因为当时的社会动荡而戛然而止,相反在曲折中潜行,同时也敬佩当时的艺人们在不计名利与得失的前提下的辛勤耕耘,而使得这些技艺大部分保存至今。

大门初开的我国,初期面临着传统文物的流失

我国很多文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失海外的很多,一方面人们对它们的价值观念淡薄,另一方面人们还没有强烈的收藏意识,这给文物走私分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影片《智截玉香笼》中的文物,体现了古代精湛的玉石镂空雕刻技艺,也暗示了当时的雕刻工具虽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但古人在艺术品的耕耘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该文物起初就来源于故宫博物馆,在战乱中流失于市后被私人所藏,但到了和平时期再由收藏人在对外捐赠的这个环节中又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藏品电影剧情深度解析,(5)

镂空精湛的和田玉香笼(来源于网络)

这部电影的整个故事情节围绕着玉香笼的发现、追源、被盗、辗转与回归充分展开,让人们联想到当时海关人员在破获这文物走私案的时候,内部面临各种检验设备的不足与亲人的误解,外部面临走私人员的狡诈与文物转移带来的各种风险。该影片只是反映流失于市的文物的其中一个代表,但背后还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各种故事。当我们在博物馆一睹其身影时,不禁感到突如其来的隐约沧桑

古玩收藏的初期,一批初涉藏品收藏的“小白”如何渐渐变成老手

现在的藏品现在已经是真货难觅,但在上世纪的时候是到处可寻,而当初初涉收藏的大家们一开始也不是专注收藏,而是出于兴趣爱好,例如我们现在熟知的马未都先生,他一开始也是文字工作者,参与过电视连续剧《编辑部故事》的创作。他对古玩的收藏一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另一方面就是出于爱好,当时他根本没有低价进、高价出的这种商业思维。他对藏品知识的了解的渠道也是从一些收藏前辈耳闻目染而渐渐深入。

藏品电影剧情深度解析,(6)

青年时代的马未都(来源于网络)

无独有偶,老电视剧《古玩虫》就是根据上述情况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社会青年(由老戏骨李成儒扮演)如何从藏品“小白”渐渐的成为一个精于辨识真假古玩的藏家,他出于对邻居大爷的尊重,在照顾老人的起居过程中,通过两代人的攀谈,了解到他原来是一个八旗子弟,手里有些值钱的老货,但青年毕竟对此不了解,大爷耐心的将手里藏品一个个的与他分享:例如指上所佩戴玉扳指的来历,古画的绘画技法等,这使得青年慢慢由此入门。后来大爷不幸病重,为了报答青年多年的照顾,把祖传的古画赠送了青年后离世。在随后的日子里,青年人靠原来积攒的藏品知识混迹于古旧品市场进行淘货,在一次次与对方砍价、自己不小心“打眼”、觅宝、与商家“斗智斗勇”中逐渐成为了一个古玩藏家,

藏品电影剧情深度解析,(7)

玉扳指引导年轻人入门与他随后混迹于古玩市场(来源网络)

这个电视剧其实反映了从事收藏的小人物故事,而背后体现了一个个早期从事古玩收藏人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折射出对文物的研究的好奇之心。

结束语

总之,影视也是一种故事的表现形式,剧中的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扮演了其丰富的“角色”的同时,向我们述说了其背后不同的故事:

注:文中的一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删除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