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棒!少年》放映之前,参加第14届FIRST青年影展的影迷们不会想到,这部讲述少年棒球的纪录片将会令他们鼓掌、流泪、心潮澎湃。正是在这一刻,爱奇艺灿然工作室总经理齐康明白,他第一次看到这个题材时就感受到其与《放牛班的春天》或许有着异曲同工的情感。
热血少年追梦的故事总是打动人心,更何况这些少年的人生还建立在残酷的现实环境当中。获得观众最为热烈的掌声的《棒!少年》,毫无悬念地得到FIRST青年影展“观众选择荣誉”和“最佳纪录片”两个大奖,豆瓣电影评分高达8.8。从11月27日开始的多城点映让该片口碑不降反升,豆瓣电影上已累计超过2.5万人观看、5.1万人想看,无数与这个项目没有任何交集的导演、演员,在社交媒体上大力推荐。
《棒!少年》的镜头聚焦一群生活在特殊的爱心棒球基地中的少年,他们中的大多数原生家庭十分困难,因身体素质被选中,接受前奥运国手孙岭峰和传奇教练张锦鑫的训练,免费吃、住、学、练到18岁,通过棒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少年马虎到来之后,他的自信与张扬让原本相对有序稳定的棒球基地突然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的,忧郁的情绪在另一名少年小双心中挥散不去。棒球少年们热血而忧伤的故事由此展开。
这样一部没有所谓“卖相”的纪录片,为什么最终能够跨越重重阻碍与观众见面?高品质的内容只是一切的前提。对《棒!少年》来说,能以恰当而创新的方式与观众见面,其难度不亚于一名接连跑上一垒、二垒、三垒并最终回到本垒得分的棒球运动员。
在这场比赛中,导演许慧晶和爱奇艺就像是接连打出好球的选手,让《棒!少年》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闯过一关又一关。爱奇艺不仅是该片的独资出品方,也通过线上线下给予影片支持,爱奇艺高级总监、灿然工作室总经理齐康也带领团队参与创作,成为导演团队信任的合作伙伴。导演拍摄、后期制作、电影发行、“影剧”联动,他们一同打过“四关”,让《棒!少年》一次次上垒成功,最终与全国广大观众见面,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本垒打”。
一垒:用故事片的视听语言拍摄棒球“双子”少年
《棒!少年》的导演许慧晶是一名资深纪录片从业者,但这部影片之前,没多少观众曾在大银幕上看过他的作品。他曾执导过以一名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为主角的《妈妈的村庄》,但该片没有登上大银幕的机会。“每做完一部就不想做了,觉得没意思,出来走一些影展,片子就‘消失’了。做完一部就需要‘修复’一下,一段时间后忍不住再做一部。”许慧晶表示,无法与观众进行交流,令他感到自己的作品无法走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他的创作欲。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走向观众端,同时去帮助到、关注到一个群体,让这个群体跟社会产生良性的互动和正向的作用”,他开始策划一部能够与更多的观众见面的新作,《棒!少年》便是这次尝试的成果。
策划初期,许慧晶认为体育题材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说,该类型天然具有利用更为丰富视听手段和方式去呈现的可能。
在一开始,许慧晶与团队瞄准的还是一个与足球有关的故事,但在早期拍摄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便有了更多尝试的想法。因为朋友刚好与这座棒球基地认识,便进入了他的视野,“我们去调研,第二天就定下来了,开始拍摄。”
如今我们看到的《棒!少年》成片的开头,是从偏远山区的少年马虎来到棒球基地展开的,但马虎的到来其实是一场意外。
许慧晶刚刚来到棒球基地时,原本是被片中另一位主角小双所吸引。“其他小朋友跟教练玩,他一个人很忧郁地坐在那里。当时吸引我的是他的状态,”许慧晶表示。“我们拍纪录片更多的是拍人物,当人物能吸引你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他背后的空间可能很丰富。再加上这个群体里大部分小朋友都有这样的家庭背景,纪录片同时需要很深厚的社会切面,小孩子有不同面相,实际是指向不同社会面的事,就像一个容器,我们找到这个容器,在里面选择的余地很丰富,就具备了一个可行性题材的基础。”
马虎的到来,就像是往沙丁鱼群中放进了一条鲶鱼,赋予这个集体全新的“活力”。第一次拍摄时,许慧晶发现小球员们已经有了相对固有的群体生活方式,塑造人物的冲突相对少见。第二次拍摄的末尾,他跟随教练去到河南挑选小队友,才拍摄到马虎来到棒球基地前10天的画面,“片子里大概有半小时的内容,都是他去基地前10天的内容。他的出现给片子带来绝对主人公的感觉,就像一个树干,通过他可以长出很多枝丫。他跟片子里的人都会产生关联,再引出小双。马虎的个性很张扬,做的很多事情不是一般小朋友做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表现欲也很强。这对我们来说就像捡到宝,一个非常好的人物就把片子带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