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曰利唯有仁义翻译,吾乃如何食饭也翻译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12 03:36:34

人类文化思想包含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于人生的艺术、生活等,都是以求利为目的的。如果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书认字,不外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舒适。

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国国君梁惠王,梁惠王问他:“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意思是老头儿,你能为我们国家谋得什么利益吗?

孟子听了之后,没有拍案而起、针锋相对,而是颇有风度、庄重地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大王您何必只图眼前的利益?其实只有仁义才是永恒的大利。按照孟子的说法,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

可见,人们追求有用或没用的东西都是利,只不过有大利、小利之别而已。人生在世,怎能不讲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他那高洁的品质和优美的诗句,流传于中国的文学与历史的天空。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是为世人所传颂。世人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悠然处世的典范。殊不知,他挣脱名利的束缚,求来的却是另一种利,这对陶渊明来说也许是一种大利。因此在面临选择时,他毅然抛弃了世人所向往的官阶财富,而选择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以取得心灵的宁静。

纵观人的一生,人们都在围绕着利这个圆点,不停地做着圆周运动。追求的东西多了,这个圆就大一些,人也就跑得累一些;追求的东西少,圆就小一些,人自会轻松不少。难怪司马迁在自己的巨著《史记》中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这一叹,有对世人追逐现实名利的无奈,却也说明了人生以“利”为核心的道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