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但凡看过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读者,想必都知道书中的有一位奇侠人物,人称“大力将军”的吴六奇。
书中,吴六奇表面上是清军将领,实际则是红花会广东洪顺堂的红旗香主,后不幸死于“神拳无敌”归辛树之手。金庸说,这次事件纯属误伤。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权臣鳌拜被擒拿也有一关键人物,这就京师九门提督、人称“铁丐”的吴六一。
事实上,这个吴六一、吴六奇其实是同一人,只是其传奇故事各为所用,被弄得支离破碎了。那么,历史上的吴六奇,究竟是何许人也?
吴六一或吴六奇这个人物,历史上还真有其人,那就是广东提督吴六奇。清人笔记《啸亭杂录》中,即有一个“吴六奇”的记载,只是没有影视剧中说的那般神奇曲折。
据载,吴六奇“少负大志,家奇贫,落拓乞食,冬日袒身行市中,英爽如故”,某孝廉查伊璜因“奇其人而尝加固恤”,吴视查为恩人。明清之际,吴六奇投笔从戎,官至总兵,又随平南王尚可喜擒海寇有功而升至提督。
除了《啸亭杂录》外,记载吴六奇的笔记乃至正史有不下七八种,其“铁丐”之名的来历,在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士祯《香祖笔记》、蒋士铨《雪中人》等都有记载。
《聊斋志异》之《大力将军》中更是说得绘声绘色:“浙江名士查伊璜某次至一破败古寺中,见一口大钟放在地上,内似有物,于是令随行的几个仆人去搬那口大钟,结果四五个人都搬不动。
不久,进来个外表粗犷的乞丐,他只用一只手就把大钟掀起,取出内中食物,即旁若无人的吃了起来。查伊璜大惊之余,称之为“铁丐”并助其建功立业。
此外,吴六奇还有个扫地僧的传说,据说他少年时流落在凤凰山一寺院中打杂。寺僧夜里教授徒弟棒法,吴六奇在旁学会后在旬日之间连*两虎,僧人为之大惊不已。
不管以上是传说还是演义,最起码说明吴六奇这个人是很不简单的。
据载,吴六奇,字鉴伯,号葛如,又号吴钩,广东海阳县人(今梅州市丰顺县),其常以韬略自负,嗜酒好赌,荡尽家产而充为邮卒,后不务正业,沦为乞丐,浪迹粤闽江浙一带。
明末时期,粤东遍地烽烟,各地义军揭竿而起。乱世当中,吴六奇与弟吴标纠集乡勇,很快成了独霸一方的粤东军阀。
此后,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以其兵众而封他做了总兵,有一书生讽之以“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吴六奇应声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见其志负之大。
金庸小说说吴六奇是天地会香主,倒也不是空穴来风。据《名人轶事:记吴六奇将军》中记载,“奇有义结兄弟三十人,素号雄武,只以四海无主,拥众据土,弄兵潢池。”
而且,他与查伊璜结识也并非偶然,“六奇世居潮州,为吴观察道夫之后,略涉诗书,耽游卢雉(赌钱),失业荡产,寄身邮卒,故于关河孔道,险阻形胜,无不谙熟。”
可见,吴六奇是乱世枭雄,有大抱负之人。顺治三年(1646),吴六奇审时度势,弃南明政权而归附南下广东的清将佟养甲和李成栋,为清军占领两广立下汗马功劳。
以下笔者康雍乾专栏,敬请关注:
然而,正当吴六奇飞黄腾达之时,因为分赃不均的缘故,前明降将金声桓、李成栋等在江西、湖南等地再次反叛,吴六奇左右不定,坐观局变。
直到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奉旨南征后,吴六奇再次率部跟随大军彻底剿灭南明在广东的势力,因其功勋卓著,顺治特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命驻镇饶平。
为报答顺治皇帝的知遇之恩,吴六奇之后向朝廷提出了强化海防的建议,清廷随后施行“海禁”政策,对钳制郑成功部并稳定东南沿海收效甚大。
康熙四年(1665年),吴六奇因封疆守御有功而获赐太子少保,之后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是年五月三日,吴六奇病死,终年59岁。
令人无语的是,乾隆朝编《贰臣传》时,吴六奇竟然也榜上有名。或许,道德感上自视甚高的乾隆反感那些立场不坚定的所谓“降将”,而对时局的复杂性未能洞察所致吧。
诗云:“忠奸善恶谁能识,从来书中留几人。忠奸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辨伪真。”
事实上,作为豪侠有抱负之士,吴六奇弃南明投大清并无过错,毕竟明朝已经气数已尽,而大清是天命所归,国家不再战乱,老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吴六奇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倒也不必予以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