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王晶还凭借该片,荣获平遥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
别误会,此王晶非彼王晶,人家是妥妥的80后。
别看年纪不大,却颇具才华,不然也不会得到贾樟柯的认可。
对这位同乡兼学弟,贾导拿出了山西人的实诚,不仅担任影片监制,还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至于摄影配乐方面,更是无话可说。
清一色的业内大咖,有这样的班底保驾护航,《不止不休》的成功毫无悬念。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机会看过完整版,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部电影绝对值得期待!
2003年的非典,给国人留下惨痛记忆,就如同如今的新冠肺炎。而该片讲述的内容也和病毒有关,是关于乙肝患者遭遇的不公和歧视。
在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人会意识到互联网,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大众获取新闻,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报纸。
人们从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报刊亭,买上一份报纸,行走坐卧间就了解了社会发生的大事。
由于认识的误区,以及大众对乙肝缺乏了解,许多人都把乙肝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得知身边有人乙肝检测阳性,马上就敬而远之。
不仅不在一起吃饭,就连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乙肝患者在就业、升学等方面饱受歧视,有人因此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说来可能有人不信,彼时在全中国乙肝检测阳性患者超过了1个亿。
如此巨大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很多国家的人口数量。
这些乙肝患者,在社会上遭遇到各种不公平待遇,每一位乙肝患者背后都有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有位记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经过详细走访调查,写出了《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
随后,文章被刊登在《新闻周刊》上,这个人就是南方都市报记者韩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