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简介和历史,黄梅戏演员袁伟简介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01 21:37:26

可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很快就走漏了风声,有好事者把它编成小戏《偷笋》传唱,于是这出黄梅小戏广为流传,这便是早期黄梅小戏的唱词风格。由于内容偏于露骨,再加上早期的很多黄梅小调都有对男女情事和男欢女爱的渲染,比如小戏《烟花女自叹》展现的是妓女生活,《闺女自叹》讲述洞房生子的故事。这些来自民间的黄梅小调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认为伤风败俗,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明令禁止黄梅戏演出。

黄梅戏简介和历史,黄梅戏演员袁伟简介(5)

即便是到了1912年的民国元年,黄梅戏因为存在大量不健康导向的唱词,依旧被视为“淫戏”,禁止在城里演出。民国时期,政府曾先后六下禁令,取缔黄梅戏。

然而,黄梅戏并没有因为一纸禁令而销声匿迹,反而愈演愈烈。在那个网络不发达又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民间戏曲黄梅戏就像现代的电影、电视剧一样,成为底层人民茶余饭后重要的娱乐活动,老百姓对这种耳熟能详却又通俗好听的黄梅戏百看不厌。不过黄梅戏的流行依然只限于安庆周边的农村地区。

黄梅戏简介和历史,黄梅戏演员袁伟简介(6)

直到上世纪30年代,黄梅戏才开始逐渐向外传播,并且在黄梅戏唱词里,出现了汽车、烫发、留声机等现代词汇。

比如黄梅小戏《烟花女自叹》就有“买了一条绿绸裙改了式样,又买来了留声机,摆在奴家。”的唱词。这种被西方人称为“乡村歌剧”的黄梅小调已经嗅到了城市气息。

黄梅戏简介和历史,黄梅戏演员袁伟简介(7)

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黄梅戏,犹如亟待破土而出的幼苗,急需一个适合的生存环境。对于喜爱黄梅戏的从业者来说,他们同样期盼着有一个合法的舞台来演唱这种通俗小戏。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普遍流传在安徽、湖北的小戏,究竟该走向何方?成为大多数戏班和戏曲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1950年4月初,喜欢看戏的*在为新成立的戏曲研究中心上指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不久之后,*针对戏曲改革工作也明确指出: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单一活波,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该特别加以重视。

黄梅戏简介和历史,黄梅戏演员袁伟简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