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人类体温是恒定不变的,但会因身体部位的不同和一天内时间的不同有所差别(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大体上正常人类体温恒定在37℃左右,这种恒定体温也给人类活动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让我们适应不同温度环境,严寒季节无需冬眠,炎热夏天不需要休眠,还能保证身体内较高的生化反应速率,最大限度避免一些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侵蚀……
体温保持恒定的原因保持恒定的体温主要是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其调节下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完成的。20世纪4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曾以定向刺激法和局部毁损法证明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后外侧部为产热中枢,这两个区域之间交互抑制,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1961年,日本学者Nakayama发现,下丘脑存在局部温度的改变显示放电频度变化的神经元群,其中一类在温度升高时放电频率增加为热敏神经元,另一类在温度降低时放电频率增加为冷敏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既能接受外周传送感温信息的传入神经冲动,还能直接感受流经脑部血液温度的变动,通过一定神经联系,使得下丘脑与体温调节的其他神经结构活动相应增强或减弱,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这些神经结构的活动都受视前区POAH中一些细胞群的控制,POAH构成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起整合作用的部分。
如果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结构是保持体温恒定的命令指挥官,那么身体各个器官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活动就是保持体温恒定的命令执行者。
体内热量是由三大营养物质在各组织器官中分解代谢产生的,因此,体内的一切组织活动都会产热,但肝脏和骨骼肌是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肝脏器官产热量约占机体总产热量的52%,剧烈活动时骨骼肌产热量会大幅度增加,达到机体总产热量的90%以上。
人体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经皮肤散到外界,小部分经过呼吸道发散,排泄粪尿带走热量更少。皮肤散热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这几种物理方式,其中辐射散热最多,占总散热量的60%,而蒸发包括无感蒸发和发汗蒸发,环境温度升高时,发汗蒸发可以有效带走热量。
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平衡,但由于机体活动和环境温度的经常变动,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间的平衡也就不断被打破,经过自主性的反馈调节可以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动态的平衡使我们的体温波动于狭小的正常范围内,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生病时体温升高的机制正常情况下机体体温是保持恒定的平衡状态,但有些疾病会伴随着体温升高,这是因为致热原的出现打破了恒定体温的平衡状态,破坏了体温中枢调节系统的运行,造成人体产能增加,散热相对减少,体温自然就上升了。
致热源主要分为外致热源和内致热源,外致热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疟原虫等微生物,这些入侵体生前或死后都会引发机体发热,内致热源是指在这些入侵体激活作用下人体白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其可以抵抗外来入侵体,导致体温升高。
生病时,体温升高是人体的一种自卫机制。体温的升高意味着破坏病毒、细菌在人体内的生长环境,阻止其生长,同时机体释放免疫活性作用的细胞,加强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菌活动,控制病毒、细菌传染,甚至能将其*死;除此之外,体温升高还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药物效果,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效果。
体温升高是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对医生来说有时候更有益于诊断疾病。但同时,体温升高也会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行,对心脏、肠胃、大脑等均具有负面影响。
体温降低的原因体温降低是身体产热量低于散热量的表现,其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寒冷季节人体体温会随环境变化,老年人代谢慢也会引起体温偏低的情况,大量出汗时汗水蒸发带走大量热量也会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这些都是生理性体温降低。
而在病理性情况下,一般是存在机体功能缺失的因素,免疫力降低,心脏功能不好,如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性原因大多是机体本身的产热功能缺失造成的。
低温是指人体中心温度低于35℃,这种情况反过来会影响机体的多个功能,包括血液系统异常、代谢紊乱、心血管功能改变、内脏功能不良和神经意识错乱记忆力下降等,而面对体温偏低的情况,需要提供温暖的环境和防止热量的继续丢失,利用自身的温度调节系统来提高体温,必要时积极就医治疗。
体温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现在知道为什么疫情期间我们要密切关注体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