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象征什么,黄莺的象征意思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30 03:11:49

莺歌象征什么,黄莺的象征意思(1)

2002年,武汉电视机总厂正式停产关闭,厂房内的车间逐渐废置。这个曾经生产过无数台“莺歌”牌电视机、盛极一时的华中电视机生产巨擘日益凋敝,终未能搭上时代潮流的巨轮,走到了命运终点。

如今,位于中北路200号的武汉电视机总厂仅剩几座从前的老厂房。进入虚掩的工厂大门,百来步的距离就可以走完两侧旧楼间的夹道。道路两旁,是门上贴了封条的老厂房,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废的拆迁工地,这里原来矗立着工厂大楼,而从前的工人早已散去。

如今武汉电视机总厂内的职工仅剩一名上了年纪的老伯,曾是总厂的一名职工,再过两年便要退休,彻底告别这座工作多年、已然崩溃的“庞然大物”。

莺歌象征什么,黄莺的象征意思(2)

笔者面对着荒烟漫草的武汉电视机总厂,不禁长叹:远去的“莺歌”,何时再来?

“神州辽阔,处处有莺歌”

武汉电视机总厂的前身是于1973年成立的武汉市无线电四厂。1973年8月21日,为适应电视生产专业化的需要,武汉市电子工业局在无线电变压器厂电视机车间基础上,组建设立了生产电视机的专业工厂,即武汉市无线电四厂,后更名为武汉电视机厂。

提到武汉电视机总厂,就不得不提起曾经家喻户晓的“莺歌”牌电视。1978年,正是在这里,“莺歌”电视机问世,它伴随着“神州辽阔,处处有莺歌”的广告词一同构成了上世纪80年代武汉人心中的时代记忆。

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诞生于国营天津无线电厂。自此,我国开始了自主研制、生产电视机的历程。起初我国电视机普遍采用电子管。由于存在耗电快、重量大、寿命短、故障率高等缺点,电子管在之后的电视机生产中逐渐被晶体管所取代。

武汉的电视机的研制开端几乎与我国电视机诞生的时间处于同一时期,最早研制出的便是电子管式电视机。据《武汉市志•工业志》记载,“1958年,湖北广播器材厂试产成功两台14英吋电子管黑白电视机,于1960年在武汉展览馆接受筹备中的湖北电视台试播节目”。

1969年,武汉变压器厂尝试研制仿上海产的104型机结构的机器,首台机研制成功后即组织起电视机生产车间,这一车间最初只有36名职工,而它也是武汉无线电四厂的前身。

“莺歌”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随着武汉研制本地产电视机的起步和发展,电视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莺歌”才得以问世。

1973年,电视机生产车间组建完成后的第四年,这里生产的电视机机型由104型发展到915型,之后又演进到915-3型,实现了性能和结构的优化,并开始投入小批量生产,同时申请了“武汉牌”注册商标。也就是从这个型号开始,“武汉牌”电视机的生产中从电子管升级到了晶体管。

1975年,已经更名的武汉电视机总厂开始研制B-121晶体管12吋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按照全国联合设计路线,使用木质外壳,先后选用上海、进口显像管。之后,机身面板材质又改为塑料。新机于1979年7月正式定型,并采用商标“莺歌” 。“莺歌”诞生的同时,原先的“武汉牌”商标被废弃。

“莺歌”为何不动人?

莺歌牌电视机作为武汉自产品牌,自问世起销量颇为可观,然而后来由于质量的短板,销量开始滑坡。电视品质难以提升的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似乎也一言难尽。

1979年8月,上海飞跃牌电视厂(即当时的上海无线电18厂)的帮助队来到武汉,对莺歌的发展提出了10条改进意见,涉及外观、结构及元器件选用等领域,然而未能引起工厂方面的重视。

次年10月21日,一篇文章出现在《长江日报》的头版位置——《“莺歌”为何不动人?》,这篇文章指出了武汉电视机总厂存在因企业管理不善而引起的技术质量问题。

据悉,当时上海产的“飞跃牌”同类型机平均稳定运行的时间已经达到5000小时,而莺歌只能达到1060小时,在外观上也表现得较为笨重,逊色于国内其他同类型机。

此外,莺歌电视机早期返修率也较高,平均每天二三十台。资料显示,1980年七月,莺歌电视机生产了近900台,而返修数却达到千余台。也就是说,有的电视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至少送去返修了两次。在当时盛行“电视机爆炸等于一颗手榴弹”的说法下,如此质量,当然无人问津。

“莺歌牌”口碑*,甚至一度惊动了武汉市人大。在一次市人大会议上,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对“莺歌牌”电视机的意见,敦促工厂迅速提高产品质量。

此后,武汉电视机总厂作出了包括重视发挥技术人才作用、改进工艺,执行“三包”、设立若干修理点,研制新型产品在内的多项改进举措。这一时期,总厂陆续研制出B-122、123、124和125型机。由于改进了电视生产技术,电视机质量得到提升,平均稳定运行时间提高至2400小时,莺歌电视机的市场销售情况逐渐好转。

1981年见于报端的一篇报道称“四台莺歌牌电视开机实验一年无故障”;两年后,《长江日报》也报道了莺歌的质量情况,称其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美天鹅”的蜕变,种种报道足以证明莺歌电视的质量改进取得了可喜成果。

莺歌象征什么,黄莺的象征意思(3)

1981年,一台12吋的莺歌牌黑白电视机的售价高达310元,而那时武汉市人均月收入约30元,这意味着一个普通人需要花费将近一年的工资才能将莺歌电视机买回家。

电视机总厂的第一批职工夏师傅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他与妻子于1981年购入了一台9英吋的莺歌牌黑白电视机,花去了夫妻俩几个月的工资,直到2020年,该台电视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这台在当时相当于“奢侈品”的电视机,成为一家人茶余饭后的最佳消遣,虽然如今已经报废,但夫妻俩仍然舍不得将它丢掉。

武汉电视机总厂不仅生产黑白电视机,在彩电的研制上也早早起了步。1985年,总厂开始生产莺歌牌14吋、18吋等规格的彩色电视机,投入市场后也颇受欢迎。

此外,武汉电视机总厂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与当时的日本电子巨头日立和JVC合作,引入进口元件和流水线,改造旧有的电视生产,这些举措无一不对电视机总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武汉电视机总厂发展势头最好的时期职工人数超过2000人,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电子企业百强,累计上缴国税1.1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远去的“莺歌”何时再来?

可惜的是,武汉电视机总厂的荣誉未能一直延续下去。

莺歌象征什么,黄莺的象征意思(4)

电视机总厂的老职工王建回忆,总厂在1989年以后就渐显发展颓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电视工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地步,准入门槛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般高,除了现有的国营工厂,地方、民营企业也得到了初步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时期的电视机厂和电视机生产线数量颇多,沿海地区新型厂家崛起,国外知名品牌纷纷来到我国投资建厂,竞争空前激烈,武汉电视机总厂的技术人员纷纷奔赴沿海城市,人才逐渐流失。

虽然武汉电视机总厂早在2002年就退出市场,但其旧址一直保留至今,“莺歌”商标也始终处于注册状态,等待时机“重启”。

2012年,武汉市电视机总厂被列为武汉市三级工业遗产,相关文件规定 “可对原建筑物进行夹层或立面装饰,但要尽可能保留建筑结构和式样的主要特征,实现工业特色风貌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

2019年,显示器生产厂家冠捷欲进军液晶电视生产,看到了重启“莺歌”的契机。武汉电视机总厂所属的区政府向总厂付费租用莺歌商标,原本打算无偿交由冠捷电子公司旗下的艾德蒙公司开发,并将“莺歌液晶电视机项目”写入政府报告。不过,相关部门经过再三考量,认为莺歌的影响力仅仅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老品牌重返市场不一定会受到当下消费者的青睐,最终“莺歌重启计划”不了了之。

作为遗产的“莺歌”兀自矗立,但作为品牌的“莺歌”,既已远去,又何时再来?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武汉近年来在招商引资和本土制造业两方面的发展,“武汉造”光电品牌再次迎来了机遇。随着TCL、富士康、京东方三大屏厂巨头品牌先后落地武汉,武汉眼下已是当仁不让的“中国光电产业华中基地”。

这虽然并不代表“莺歌”和武汉电视机总厂的重生,但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积淀于“莺歌”牌精神的延续。时移世易,武汉本土光电品牌或许有机会借这些光电巨头的运势,重焕生机。

远去的“莺歌”,归去来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