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花鼓戏的
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沈海英
东路花鼓戏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各个时期的社会状态而变化的。前期的“迓戏”,主要扎根于农村。有据可考的,是一代代老艺人的描述,那时“迓戏”的演出已经相当火爆,每个重大的节日都会组织演出。
过年的时候,相邻的几个村会联合起来,请一个班子唱大戏,或者紧邻的几个村,各自的班子唱对台戏,比家当,比技艺,在比较中互相切磋,学习。家家户户乘这个机会接亲朋好友来走动。或者平常时日有老人庆寿,家境好的人家,请老人喜爱的班子来演出。
总之人们会以各种名目,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来组织演出活动。那时虽然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戏班却很多,而且活跃,不需要很多财物,主要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千锤百炼的“迓戏”,终于成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也有了更高雅脱俗的名称——东路花鼓戏。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带动着人文的进步,人们的信仰得到尊重,精神自由放飞,东路花鼓戏在这一阶段,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个麻城唯一的国有剧团,得到了大力扶持,演员经过各种学习提升,剧团设备更加完善。
东路花鼓戏在这一时期,下到农村的田间地头,为老百姓演出。上面走出县市,走上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舞台,给城市的观众带去新鲜的艺术体验。这个地方剧种,通过各种锻炼,不断尝试靠近观众,越来越成熟,完美。
到了90年代后期,因为多媒体的全面覆盖,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戏剧行业渐渐没落。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文化元素,人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慢节奏的,走入程式化的戏剧,开始被人们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