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悲剧片段,哈姆雷特经典片段在第几分钟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31 20:56:32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三个片断

作者 :王世逸

莎士比亚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故事〉(The Tragical Histor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1601)根据十三世纪初丹麦历史学家Saxo Grammaticus的记载,叙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亲报仇,*死他的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在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悲剧以前,伦敦舞台上曾经上演过一个〈哈姆雷特〉剧本,可惜这个剧本没有流传下来,这个老本子〈哈姆雷特〉可能和托马斯.基德(Thomas Kad 1558一1595)所写的〈西班牙悲剧〉(The Spanish Tragedy,C,1585)有相似之处,替父亲报仇的主题;被谋*者鬼魂的出现,主人公的装疯;剧中刷的穿插;等等。莎士比亚沿用了这些陈套,把这个古老的丹麦故事又一次搬上了伦敦舞台,但莎士比亚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的革新,在于他的独创。莎士比亚改造了丹麦故事,改造了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创造了哈姆雷特这个复杂深刻的人物,通过这个人物和他周围环境的冲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理想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社会现实之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中世纪的丹麦实际上就是指的十六,十七世纪的英国。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实际上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上进步的青年(具有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的代表。对于这些青年当时英国的政治、英国的社会真是太黑暗了。难怪哈姆雷特讲“丹麦是一所监狱”。“丹麦是一间最坏的囚笼”

哈姆雷特悲剧片段,哈姆雷特经典片段在第几分钟(1)

这里所选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三段文章都能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一段歌颂自然界的壮丽,歌颂人的聪明才智,歌颂人的力量。第二段,探索生和死的问题,指出思想和行动之间的矛盾。第三段提出先进的文艺理论:戏剧的目的是反映人生。下面就这三段文章作进一步的分析。

第一段:哈姆雷特已和他父亲的鬼魂见了面,鬼魂已把他被谋*的经过告诉给哈姆雷特,并命他替父报仇。哈姆雷特听到这样骇人听闻的罪恶行为,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人的自私自利奸诈虚伪的盛行,诚实正直的人吃亏。他意识到他不仅有责任替父亲报仇,而且有责任改造这样黑暗罪恶的社会。他的苦闷,他的忧郁加深了。这时,他的叔父派了哈姆雷特以前的二个好朋友Rosenerants和Guildenstern来刺探哈姆雷特苦闷的原因,哈姆雷特很快就识破这二个卖友求荣的奸细的可耻行为,他戳穿了他们的面具,迫使他们不得不承认是国王派他们来的。我选的这段文章是哈姆雷特向他们客观地描述自己心情的转变和行为的反常。他只说了他的苦闷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他绝不会把他苦闷的真正原因告诉给他们。但是在描述这些现象时,他情不自禁地歌颂了宇宙的壮丽,人的才华和力量。同时也突出了理想的幻灭的痛苦声音:“大地是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天空也无非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卡之琳译文)

第二段:这是哈姆雷特最有名的一段独白。这段独白并不说明他想借自*来逃避替父报仇的责任,而是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家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哈姆雷特已和演员们约好当天夜间在宫中上演一部小戏,特请国王和王后观赏。他叫演员们演的戏很像他叔父谋害他的父亲, 娶他母亲的内容,他的目的在于观察他叔父对这部戏的反应,用以证实鬼魂所说的关于谋*的罪行。若经证明他叔父果然是凶手那么他就要立刻采取行动替父报仇。他焦急地等待着夜晚的来临,以便进行这场关键性的试验。在这段无所事事的等待期间,他心情更加沉重了。他想到死是一条出路,但他并未下决心自*。他权衡着生和死的得失,他想到每个人都掌握着自己的生死命运,拼死去和罪恶社会作战呢?还是消极地忍受世界的不平和痛苦?"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二种行为,哪一种是更勇敢呢?"(朱生豪译文),在这里哈姆雷特历数英国资产阶级社会上不平等,非正义的现象。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讽,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朱生豪译文),哈姆雷特考虑到拿起武器和罪恶的社会作斗争,釆取行动替父亲报仇,都可能要付出生命作代价,因此他想到生存和死亡的问题。死亡可以结束世间的痛苦,何乐而不为?但死亡究竟是个谜。死后可能还有来生,来生可能有更多更可怕的痛苦在等待着我们,如同睡眠中有恶梦一般。由于这个顾虑,人们宁愿忍受漫长的痛苦的一生,而不肯轻易用一柄小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顾虑使我们成为懦夫。哈姆雷特从生死问题转而思索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思想是指导行动的。但想得太多会令人踌躇不前误了大事。这是哈姆雷特对自己的警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既是思想家又是行动家。在这段独白里,哈姆雷特决不是在宣传自*,相反的,他所主张的是拿起武器和罪恶的社会战斗。是思想必须付诸行动。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所极力主张的。

第三段:这是哈姆雷特向三个演员谈论表演艺术的一段谈话。谈时间是当天傍晚。在那三个演员将要演他准备好用来侦探国王是否凶手的那部戏之前,为了把戏演好,真能感动观众,哈姆雷特特别关照他们,要注意表演艺术。他所发表的关于戏剧艺术的意见是先进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观点,和中世纪封建的文艺观点和表演艺术恰成对照。他强调表演不要过火,要有节制,因为戏剧的目的在于反映人生,在于"给自然照一面镜子("hold the mirror uP to mature。")可见哈姆雷特重视现实主义艺术,强调文艺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面貌的作用。在第二幕第二场里,他把演员称为"时代的缩影和简史"(The abstract and brief chronicles of the time")中世纪的教会戏剧通过圣经故事来宣传宗教,因此和人生及社会现实距离较远。文艺复兴戏剧宣传人文主义思想,戏剧成为反映社会批判社会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哈姆雷特的戏剧理论是合符新时代的要求的。此外,在表演艺术方面,他所提出的一些原则,今天看来,仍有借鉴价值。例如,不要演得太过火,也不要演得太平淡.太过温。又如,凭着常识的指导,用动作的配合台词,用台词配合动作,(Suit the action to the word , the word to the action),等等。这些原则是针对英国舞台上中世纪的残余——夸张过火的表演技术——而发的,新时代的戏剧要求彻底改革表演的技术。

哈姆雷特悲剧片段,哈姆雷特经典片段在第几分钟(2)

作者王世逸(Jack Wang)先生是香港文化传播协会荣誉会长、香港书评家协会荣誉会长、香港红十字会九龙地区耆英团委员、油麻地居民权益关注组荣誉会长、香港合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心日教育补习中心教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