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发明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纸的发明是按什么方法写的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01 09:58:28

纸的发明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纸的发明是按什么方法写的(1)

【课前解析】

关注教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展,介绍了古代造纸的流程,让我们认识到造纸术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感受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关注结构:文章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首先点明了发明造纸术的重要意义。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相呼应,再次说明了发明造纸术的意义。第2至4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历程。全文条理清晰,用词准确,表达准确、生动,结构严密。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掌握4个多音字,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多音字在文中的意思,进而读准它们的字音,学会通过字义确定字音,对易写错的字,应加强指导,如“录”下半部分不是“水”,要注意“欧、洲”的正确笔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可以从字的结构上进行区分,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左宽右窄和左右同宽字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创、存”等9个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伟、录”等11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1.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并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创、存”等9个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伟、录”等11个字,理解并积累相应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其间产生了大量的发明创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其中的“四大发明”不仅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都是什么吗?

指生回答

2.师: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正是纸的发明,古人的诗歌、书画、文章才得以流传下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纸的发明》。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纸的发明)

(设计意图:由四大发明导入课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后文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

2.学习生字词。

(1)学习认读生字。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看,调皮的生字宝宝们跳到了大屏幕上,你们还认识吗?

①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②从字的结构上进行区分,比较记忆。

③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小妙招。

④初步理解词语:解释“创造、铸刻”的词义。

(2)朗读课文,检测识字效果。

①同桌互读课文。现在这些字词朋友们再一次来到了我们的课文里,同学们同桌合作读一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3)学习书写。

①出示生字表,重点指导“录”,“验”:“马”当偏旁时,底下的一横变成提,强调易错处。

②书写练习。

③学习多音字“累”“切”“鲜”“便”

(设计意图:先解决生字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阅读障碍。)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1: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预设2: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板书:(发明过程)

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国造纸术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

板书:(影响了世界)

2.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

预设:第1自然段

教师引导:这句话总领全文,高度评价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相机板书:(伟大的贡献之一)。

3.默读2—5自然段,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的提示,用“什么时间做什么”的句式概括每个自然段意思,完成课后第一题。

预设:第2自然段:早在几千年造纸方法发明以前,人们将文字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上;

第3自然段:西汉时代,懂得用麻造纸;

第4自然段: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5自然段: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的发展。

师小结:孩子们,我们学会了怎样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首先要读懂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提取信息,最后用一句话概括表达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好文本。)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阅读障碍。还初读了课文,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请大家课后将课文读熟,并把要求会写的生字认真书写两遍。

五、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3.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开火车分段读朗读课文。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纸的发明》,看看造纸术的发明经过了一个怎样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板书:(纸的发明)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引入课题,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文字的呢?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

教师相机拓展“学富五车”的故事,以便让学生理解竹片的笨重。

预设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把字刻在青铜器上。

预设2: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

预设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帛上,这样就轻便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太贵,很少有人用,不能普及。

预设4:西汉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麻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相机板书:(竹片:笨重 帛:轻便、太贵 麻纸:粗糙)

师过渡: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发现这些记录文字的方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需要,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笨重就是太贵,不是稀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蔡伦帮人们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2.自由读第4自然段,能够书写的纸是怎么发明的?

解读关键词语“改进”的意思,区分“改进”和“创造”。

预设: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3.在课文中找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具体生产过程的句子,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预设: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4.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总结得很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

预设1:因为这种纸“既轻便又好用”。

预设2:因为这种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板书:(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体会蔡伦的发明是很了不起的,从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师小结: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这既是新造纸术的优势,也是它得以传承的原因,蔡伦真了不起呀,我们都很佩服他。让我们用赞叹而又自豪的语气读读第4自然段。

5.生自读、指生读4自然段。

教师适时知识拓展: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这种纸也被称为“蔡侯纸”,加深对蔡伦的理解。

6.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7.速读课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概括回答第1自然段段意和第5自然段段意。

预设: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预设: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师小结: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像这样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相同的内容,就在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呼应,这种写法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四、拓展运用,读写训练

师: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组织一次“我为四大发明代言”的活动。选择一种发明用一段话写一写它的发明过程是怎样的。可以画图表,可以图文并茂讲解。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提炼主题,写话训练,加深理解,升华了主题,训练了写作能力。)

五、作业设计

1.给爸爸妈妈复述我国纸的发明过程。

2.搜集材料,了解小小的一张纸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竹片:笨重

帛:轻便、太贵不能普及

麻纸:粗糙

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

【教学反思】

学习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对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名朗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进行正音。然后落实“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目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概括课文段落大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而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为品读作好了铺垫。品读过程中,重点对蔡伦发明的纸与他之前的那些记录文字方式的优劣对比,进而了解蔡伦造纸术发明的过程,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并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最后我们又设计了写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开放性的课堂中,如何既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有序地进行教学;如何既善于表扬鼓励学生,又合理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高学习实效,是我们今后应该注意关注协调的问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