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上表达对学生的肯定时,大多会用“嗯”“对”“是的”“没错”“很好”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让学生继续表达,推动课堂的进程。无独有偶,相声的捧哏演员表达赞同时的常用语也多为类似。这些话的作用是鼓励对方继续叙述下去,以利于故事的发展。
捧哏,是相声中的一个术语,一般的相声分为逗哏和捧哏两种角色。舞台上一般由逗哏演员表演为主,捧哏所担当的是“配角”类型的人物。在我看来,相声这种主次设定在现代语文课堂中应该互换一下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让语文教师成为接得住学生各种“包袱”的“捧哏演员”。
初中学生头脑灵活,思维跳跃性很强,在课堂上可能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教师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被他们弄得手足无措。
一次,我在上《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正讲到“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突然有个学生问我,“如果当时张怀民说不去,怎么办”?
我随口接住话茬,“如果张怀民不去,那么我们现在就在讲后面的那课《与朱元思书》了呗”。全班哄堂大笑。
在哄笑声中我转念一想,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可探讨的开放性问题,可能从来没有教师想过张怀民拒绝苏轼的这种情况。今天既然有学生提出来,不妨一起把思绪翻回千百年前的那个晚上。于是,我把课本往讲台一搁,“咱们今天就来思考一下如果张怀民说‘不去’,苏轼会怎么办”?
说完,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说使劲敲门,非把张怀民喊起来;有的学生说张怀民今天不去,我们改天再来吧;有的学生说张怀民不去,苏轼自己一个人赏月多无聊……只见学生们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那我们结合苏轼的生平以及他的性格特点来做一个情境推测——
首先来思考苏轼是不是一个非要和朋友在一起的人呢?好像不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这一生历经坎坷,最远都被贬到了海南岛,但是他很乐观,贬到广东吃荔枝,贬到海南吃生蚝,对于一个豁达的吃货来说,张怀民即使不去,这一次闭门羹对苏轼而言又能怎样呢?
我们再回到文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树和柏树?我们来看最后一句是怎么说的,原来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张怀民是苏轼的朋友,也是一个被贬谪的“闲人”,如果张怀民不去,我们是不是可以改成“但少闲人如吾一人者耳”,读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整个月夜感慨的情绪也没有太大的波澜。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测,即使张怀民不去,苏轼依然可以写出这篇佳作,毕竟苏轼一个人的夜晚并不缺少名篇,如“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无聊和孤单都不能改变苏轼的豁达乐观,因为他见过了太多这样的夜晚。
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给学生简要梳理了苏轼一生的脉络,也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不仅仅是生硬地记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更重要的是苏轼“自我排遣的旷达”。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教师就需要有一桶水的储备。而光捧着教参是上不好语文课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像百科全书一样的“捧哏演员”,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多多少少都要有所涉猎。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自身做足了充分的功课,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处变不惊。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逗”,才能“接”得住,“捧”得好。
语文课堂应该活泼生动,我们所说的“逗”与“捧”是围绕教学主线展开的,而不是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境表演,否则学生上课时笑哈哈,下课后却一脸茫然。教师在“捧”学生时要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师生之间不妨来一次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的精彩互动,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寓教于乐。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合肥新站寿春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4月15日第5版
作者:熊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