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现任西安音乐学院校长、中国知名音乐家、中国音乐学会协会主席。他的音乐创作方式多种多样,涵盖了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等,展现出了他多方面的创作天赋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从一九八四年创作的《黄土地》开始,赵季平创作了四十余部影视作品,《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水浒传》、《霸王别姬》等作品荣获国内外大奖。
赵季平觉得,一部影片的配乐,就是要让影片有了生命,成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影片既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又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因此,影片的作曲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按照影片的情节和画面来进行音乐的创造,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80年代以来,赵季平在中国的电影历史上,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他创作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家喻户晓,让人过目不忘。同时,他也是一个富有成果的作曲家。他的名字是和中国新时期影视事业最为光辉的成果紧密相联的。
- 早期代表作《红高梁》——“大地往前走”
《红高梁》是张艺谋于1987年执导的,1988年发行的,虽然是一部另类的影片,但却是一部划时代的影片,它给人一种前卫的感觉,同时也给人一种异域风情的感觉。在《红高粱》一开始的时候,赵季平就一直在思考要用什么配乐才能凸显影片的意蕴,他觉得这首歌一定要是真正的中国乡村民谣。从电影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奔放奔放的生活姿态,赵季平觉得,在音色上,音乐一定要更加激烈,更加能打动人的心灵,使人荡漾。
影片开头的《颠轿曲》与前几部影片的插曲相比,显得粗犷粗犷,而这首《颠轿曲》则是赵季平根据河南民间歌曲《抬花轿》改编而成。在“我爷爷”于占鳌的带领下,八九个彪形大汉,一边哼着陕北特色的小调,一边抬着一顶红色的花轿,装模作样地摇摇晃晃地往十八里坡走去,里面坐着一个叫“九儿”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贪婪的父亲卖给了十八里坡的酒馆,一个得了麻风的姑娘,一个叫李大头的姑娘,这个姑娘叫她的姑娘。
她很怕,握着剪刀的手指因为恐惧而变得苍白,她不知道十八里坡外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但她知道,她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九儿”的性格有很多中国女人的特征:忍耐、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