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用递进式的排比句来说明学习一定要乐在其中,为了学习而学习,最终会厌倦,甚至放弃,无法达到学习的目的。 如何才能乐在其中呢?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老师和家长要多引导,多鼓励,可以激发学生潜能。
比如,一边学,一边实践,让学生巩固学习的同时,又觉得学了有所用,更能体验到学的乐趣。
另外,在游戏中学习,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景中学习等都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将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比如西晋文学家左思,他从不爱读书到成为著名文学家,就是受到他父亲激将法的影响。
乐于学习的左思
西汉时期的今山东淄博有个书香人家生下一个男孩,姓左,名思,字太冲。其祖先是齐国王族中的左公子,所以其家族以“左”为姓。
左思家族世代学习儒学,父亲左雍学识渊博。左思小时候学习钟、琴等乐器,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其父左雍为了刺激左思,故意当着左思的面跟朋友们说:“思儿学习不如我小时候。”左思受到刺激,开始发愤读书。
左思相貌难看,不善言辞,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空就呆在家里读书,乐在其中,他不但读儒家经典,还学习道家,阴阳家的书籍,所以成年后的左思不但文章词藻壮丽,还擅长道家的阴阳术。
左思20岁开始写《齐都赋》,一年乃成,当时写《齐都赋》的人还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晏滔等人,左思的作品并不突出。
后来左思准备写《三都赋》时,恰逢妹妹左棻被召进宫里,左思全家搬到了京城洛阳。
移居洛阳后,左思立马去拜访著作郎张载(西汉文学家,今河北安平人,和其兄弟张亢,张协并称“三张”),向他了解蜀都四川的情况。
左思构思十年,在家门口,庭院中,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偶尔想出一句,马上就记录下来。
左思自己认为见识不广,主动要求担任秘书郎一职,旁人不解,因为这个职位比较低微,俸禄少,其实他的目的就是能多读书,因为秘书郎就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在里面可以读到大量书籍,文献,史料。
《三都赋》写成后,没有得到时人重视,左思很有信心地认为自己的文章不比班固(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张衡(今河南洛阳人,东汉文学家,地理学家,发明家,科学家)逊色。
于是他找到了当时名望很高的皇甫谧(今甘肃灵台县人,西晋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看了后,赞口不绝,并为它作了序。
另外,张载,刘逵(文学家,今山东济南市人)为其作了注释,还为之作序说:“观战国以来,作赋之人太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前代享有盛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文辞,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