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小北的回忆,影片中的其他线索慢慢浮出水面,给观众的感觉也越来越真实,代入感也越来越强烈,而刘小北这个人物形象也变得更加丰满。随着故事回环的推进,刘小北这种情感变化和性格转变也成为了叙事的一个重要方面。
观众观影的全知视角全知视角是指在影片的叙述者对片中人物、故事和场景无所不知,用全知的角度来讲述影片。[6]在一部影片的呈现中,主角可以永远是一个人,但影片的表达不会仅仅限于一个人的身上,因为电影是群像化的艺术,只有主角一个人的独角戏是不可能的,可以说电影的角色只有主次之分,没有独立之说。因为在人物的对话中,不会总是叙述者的自言自语。
而在影片之外,随着不同人物之间对话的进行,观众获的信息也不断增加。
观众在观影时,作为影片之外的客观见证者,通过多个人物的对话,能够将他们所有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上帝的“全知视角”,进而对影片内容有一个全知的把握。在毕业作品《周末不上班》中观众观影的全知视角的构建体现在线索的总结和旁白和字幕带来的信息两个方面。
首先是线索的总结。影片剧情的发展中总是给观众推断剧情提供一些有迹可循的线索,使得观众在总结中对影片发展有一个掌握。例如,在经理讲述自己升职经历这件事上,第一次经理在支开孙兰的时候,镜头中刘小北的视角是看向孙兰的,所以她不会察觉到经理脸上不自然的神色。
当第二次经理将要自述时,刘小北抢先讲了出来经理因为及时为客户提供修改方案,而被公司器重当上经理的时候,观众结合前面经理的神色,已经能够从经理震怒的情绪、小李不屑的表情等推测出来经理升职绝对有猫腻,而身在其中的刘小北还是一头雾水。
观众通过这两个线索的总结,能够得出多于影片中叙述主体刘小北视角的信息,从而达到“全知”的构建。
再例如在影片中刘小北每晚都会看《开端》,《开端》是人们众所周知的时间循环的电视剧。当电子闹钟的时间从晚上十一点多回到早上八点的时候,由于《开端》提前给观众内心一个“循环”的预设,所以观众自然而然就接受了刘小北陷入循环的设定。但是处于故事中刘小北此时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和今天一模一样的梦。
此外,如果观众在未观影之前观看影片的故事简介,也会对简洁的信息进行整合,这也是观众获得信息的一个途径,他们会将影片中将要发生的故事加以联系,在软科幻类的影片中观众也会比影片中的人物更加容易接受“时间循环”的设定。
其次是旁白与字幕所带来的信息。在影片中,旁白与字幕也是观众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开始的字幕和以刘小北为叙述者的旁白里交代了主人公刘小北的姓名,对待工作积极努力的心态以及没有双休公司待遇。
观众对影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在刘小北走出循环的早上,观众更是比刘小北更早的反应到她已经走出循环。
因为在最后一次循环中,刘小北写到:在这个无尽又短暂的时间里,我明白了什么样的人生更值得去过,若是能够走出循环我将追寻我的炽热。这是很明显的人物对自我的反思,这时观众就明白了明天刘小北要么还在循环要么就走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