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哈姆雷特的悲剧,如何理解哈姆雷特这一形象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15 22:33:58

再联系一下作者莎士比亚,他死在了1616年,在英国最后辉煌的封建统治的前夜。哈姆雷特的困苦和遭遇,未尝不是莎士比亚自我心境的反应。人文主义者在呼唤一个新的社会,一个完全按照自己人文主义构建起来的新世界,在那个新世界里,有宗教,有基督徒灵魂与善行罪孽的要求,却没有最高无上的教皇和无处不在的教会,有类似于福丁布拉斯之类的充满人类美好品质的国王,但是却不希望出现一个类似于过往的专制社会。

莎士比亚这种思考的纠结,直接影响了哈姆雷特本该轰轰烈烈的复仇之路。哈姆雷特并不是一知道就像自己情人奥菲莉娅的哥哥雷欧提斯一样,提着剑闯进王宫血溅三尺,哈姆雷特不是这样的,深受人文主义熏陶的他,是一个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王子。他会先设计情节观察假王的表情,在确定之后,依旧会迟疑而选择不动手,直到故事收尾在那场无一人存活的宴会上。

如何理解哈姆雷特的悲剧,如何理解哈姆雷特这一形象(5)

思考过度的人,行动往往非常软弱,而哈姆雷特孤独的原罪,也正是思考。哈姆雷特想得到一切的答案,并不仅仅是父亲之死的真相。宇宙星空,万物人生他一直在苦苦追问,上下求索。他会见到弄臣的尸骨而思索生命永恒的意义,对自己心爱的姑娘思考人生反抗与否的意义。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果核之中的无限宇宙之王。”

中国古人曾对这种思考下了一个定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天真的认为只要多读书,就能解决思考的困境。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这是错的。读书越多,思考越迷惘,这是人生的常态。思考者要么坠入米诺斯的迷宫,要么沉入帕西索斯的海洋里。真相对于他们就像是伊卡洛斯的太阳,他们曾无数次地接近,却又无数次的沉入大海里,被阳光烧融了羽翼。

我们对这类人,嗤之以鼻的称为“书呆子”,斥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们觉得,这些人就是闲着的。我们不理解追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有何作用,也正如《美丽新世界》所表示的那样,我们习惯于娱乐产品的刺激,思考的能力毁于娱乐之中。

如何理解哈姆雷特的悲剧,如何理解哈姆雷特这一形象(6)

被“娱乐至死”的我们,应该在阅读哈姆雷特的时候,稍稍体会一下文艺复兴者在果核中无限宇宙和“生存还是毁灭”这一终极问题,以至于我们不会在娱乐化的奶嘴里面,日渐沉沦。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而我们现在仍然需要一些哈姆雷特们。

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他们精神的源头,是直接通往古希腊古罗马戏剧精神的同病相怜的摆脱命运无力感。他们精神里可以是被命运捉弄的俄狄浦斯王,是自缚于人生天地间的普罗米修斯,或者是那个城墙上初见自己父亲鬼魂的可怜王子。

思考并不总是为了获得答案,有的时候,思考本身就是答案

哈姆雷特背后的莎士比亚

没有人不知道莎士比亚。西方每个家庭,除了《圣经》,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不能少的,到现在还在各大剧院疯狂上映。莎士比亚太过出色,超越时代的出色,木心说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存在。莎士比亚习惯于用上帝的思想来看待人类,他的悲剧是有普世价值的。

如何理解哈姆雷特的悲剧,如何理解哈姆雷特这一形象(7)

有人说莎士比亚总喜欢把事情搞得特别大。

嫉妒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奥赛罗,然后纯洁的苔丝狄蒙娜走向了死亡;初恋写着写着就成了殉情,然后是两个情人见不到的两家和好(弱弱吐槽一下,你们早和好不就没殉情这回事了?);最过分的还是法律和公平,一个小小的商务纠纷,一个要挖人心,一个要剥夺财产,这居然还是一幕戏剧,说的就是你——《威尼斯商人》。

这些在《哈姆雷特》里面,全都没有。因为哈姆雷特架构在“复仇”这个大框架上。

最近很火的韩剧《梨泰院CLASS》说的也是复仇,虽然还没完结,我猜结局肯定就是复仇成功,一家人整整齐齐。这是东方人想到的俗世幸福,《哈姆雷特》如果是中国人来写,作为一个很晚才有悲剧精神的民族,最喜欢的结局就是哈姆雷特登上王位,励精图治,活脱脱一个李世民的翻版。

中国人到现在为止,都喜欢欢欢喜喜的热闹,在一阵哄笑声中,乐以忘忧也。就连和莎士比亚同年死去的汤显祖,也摆脱不了《红楼梦》里贾母吐槽的“才子佳人的劳什子故事”。在这方面,可能只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才能和《哈姆雷特》拼一拼。其实仔细想想,哈姆雷特和贾宝玉还真有点像。多情而烦神,悲观又喜欢享受人世间的快乐,还都讨女孩子喜欢。最相似的是,最后的才子佳人,还真没像张生和崔小姐一样红娘牵线,月下姻缘。

如何理解哈姆雷特的悲剧,如何理解哈姆雷特这一形象(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