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前期嘉贵妃对阵如懿,还是后期令妃党对阵皇后党,颖妃都带着蒙古姐妹自成一派,不轻易蹚进浑水,不卷入党派之争。
虽然和如懿交好,但颖妃并不像海兰那样巴心巴肺,事事上心。她冷眼旁观,做到人间清醒。
寒香见入宫,皇帝就跟中了魔怔,宁可忤逆太后,也要将寒香见安排到承乾宫,又特意为她建造宝月楼。
这还不算,堂堂一国之尊,为取悦这个外族女子,居然脱下大清服饰,换上寒部衣服,实在大不成体统。
太后急了,如懿伤心了,众嫔妃羡慕妒忌恨,颖妃心里也不痛快,但她隐忍不发。
虽然颖妃对皇帝感情也不深,毕竟政治捆绑婚姻嘛,但渣渣龙你这么色,到底要不要江山了?
纯贵妃母子因为寒香见触怒皇帝,双双含恨离开人世,激起后宫公愤,六宫上下去翊坤宫请愿,要求放寒香见出宫。
渣渣龙发了失心疯,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如懿以中宫之尊,尚且不敢开口相劝。颖妃却敏锐抓住机会,大胆进言。
她直接搬出蒙古49部,用大义来压皇帝,说他如果一味为情乱智,就会让天下人失望,甚至质疑他是否还是那位英明的好君主。
一番话有理、有据、有节,噎得渣渣龙吹胡子瞪眼睛,却挑不出半点毛病,只能喝令她回宫反省思过。
有人说,颖妃敢直接怼皇帝是仗着蒙古身世,这可有失偏颇。
蒙古也好,寒部也好,玉氏也好,跟大清关系虽有亲疏远近,但都是臣服隶属关系。
渣渣龙之所以吃瘪,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迁怒纯贵妃母子不妥,却苦于已经势成骑虎,下不来了。
他是喜欢寒香见,可并不想让纯贵妃死,事态发展太快,让渣渣龙有点措手不及,他的心里面,难得生出一丁点儿愧疚。
颖妃这番话,倒是相当于给他递来一个梯子,正好顺着台阶下。
这才是皇帝对颖妃重拿轻放的原因。
这是颖妃的智慧。
三、不惹事,不怕事,你若犯我,我必奉陪。
卫嬿婉利用疯狗夺去如懿女儿璟兕的生命,在场的颖妃也受到惊吓,失去腹中的六公主。
经历过丧女之痛的颖妃,再看卫燕婉,除去鄙视,还有痛恨。两人之间的仇,终于实锤了。
皇帝为安抚颖妃,将卫嬿婉所生的七公主璟妧交给她抚养。
颖妃摆了卫嬿婉一道,她说:“我和她同在妃位,按照规矩,我能抚养她的孩子吗?”
皇帝想想是这个理儿,于是二话不说,下令夺去炩妃封号,降为答应。
卫嬿婉辛苦经营多年,一朝就被打回原形。
颖妃没有恨屋及乌,她对七公主视如己出,十分疼爱,教璟妧辨明是非,尽到教养之责。
在和敬公主帮助下,卫嬿婉再度咸鱼翻身,如懿断发后,她被封为皇贵妃,执掌六宫,一时风光无限。
卫嬿婉诸事满意,唯独念念不忘璟妧,她想要夺回女儿及抚养权。
趁颖妃不在,卫嬿婉派人去抢七公主,不料遭到璟妧强烈抵抗,她大叫大嚷:“我额娘是颖妃,你是个坏女人!”
这话别人说也罢了,可亲生女儿这么埋汰自己,卫嬿婉接受不了,她气得伸手就掐璟妧,璟妧干脆大哭大闹。
颖妃闻讯赶来,将璟妧护在身后,和卫嬿婉面对面开撕:璟妧说得没错,你就是用龌龊手段上位的女人!
卫嬿婉气疯了,女儿近在咫尺,口口声声认别人做额娘不说,还指责自己是坏女人,太诛心,都是颖妃这贱人教坏了她。
于是皇贵妃摆出架势,喝令宫人拿下颖妃杖责,颖妃张口就怼:“皇上礼重蒙古,你岂敢动我!”
关键是下面宫人跪一地,还真没人敢动这位虎妃,卫嬿婉这脸算是丢大了。
最后在太后直接干预下,颖妃如愿带着璟妧回宫。
璟妧是颖妃的底线,卫嬿婉既然敢触碰,颖妃自然要回敬,她出手干脆利落,几乎一招致敌。
参加永琪的百日祭礼时,颖妃“巧遇”和敬公主,两人边走边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卫嬿婉。
颖妃告诉和敬公主:“一个只想往皇后位子上爬的人,会怎样教育儿女呢?”
在和敬公主心里,只有富察皇后才配坐凤位,谁占自己亲妈的位置,她就讨厌谁。
如懿不配,卫嬿婉更不配。
这句话犹如釜底抽薪,和敬公主倒戈了。卫嬿婉失去最后一个助力,开始走向不归路。
这是颖妃的报复。
纵观全剧,颖妃可以说是剧中活得最清醒的女人。
她没有舒妃的执念,没有如懿的痴情,没有容妃的高冷。
明白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不会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她有颜值、有家世、有心计、有性格,又心存善念。
她所有的手段,既不用来争宠,也不算计害人,只是用来自保。
这样一个敞亮的女人,理性、勇敢、温暖,在哪里都可坐拥一片天。
愿你我,都能心存善念,敬畏生命,做个表里如一、通透明理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