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uring
昨天,一部电影悄无声息的上映了。这部电影首映只取得了十三万的票房,但是当你知道它的排片不到300场(是的,全国总排片量)的时候,不难算出,它的上座率其实不输任何一场现象级的影片。
它叫《雷雨》。没错,就是曹禺的《雷雨》。
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雷雨》,任何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对它都不可能陌生。此剧由曹禺先生在1933年创作,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偷情、私奔、乱伦等等禁忌般的情感,与背后的动荡、革命等时代背景,在当时乃是开风气之前。这部话剧作品,被誉为“中国百年第一戏”、“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现代剧”,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戏剧泰斗曹禺先生,本名万家宝,1910年生,1996年故
一直以来,《雷雨》都是作为一部剧本,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即大名鼎鼎的“人艺”) 的保留剧目为人所熟知;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人艺版之前,还有一部早得多的、传承至今的沪剧版《雷雨》。
万家宝先生在1934年第一次正式将《雷雨》搬上话剧舞台,引起轰动;其后三年,1937年,丁派、石派、解派、邵派、王派、杨派、袁派七大流派沪剧名家联袂演出,将话剧版《雷雨》,改编为了沪剧版《雷雨》,公演后即再次震撼沪上。
相比于话剧,沪剧更偏向于传统戏曲;因此,其传承形式也有所不同,更类似于旧时代“师傅带徒弟,一板一眼”的学习与继承,虽有个人发挥的部分,但整体上改变不大。因此,当下茅善玉版版的沪剧《雷雨》,对早年间剧作面貌的承袭,恐怕比话剧《雷雨》更为完整。
本次上映的电影版亦由沪剧原班人马出品
但是,这并不代表话剧版的《雷雨》就一直在迭代。事实上,从1954年人艺上演《雷雨》开始,这部剧只做过三次重排,上一次还是在2004年——而话剧作为并不重视传统、甚至可以说是先锋的剧种,15年已经是相当长的时间了——更何况这15年是“古今未有之大变局”,因此,话剧版的雷雨未免有些不太跟得上时代了。
在2014年,话剧版《雷雨》的衰老就集中爆发过一次。为了纪念《雷雨》发表80周年,人艺演出了几场“公益场”《雷雨》,没想到却变成了“爆笑场”,场下笑声不断,场场如此。之后周朴园的扮演者杨立新先生连发五条微博,痛斥公益场演出时观众的发笑,并感慨“《雷雨》的‘公益场’真令人失望,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
老艺术家的愤怒可以理解。但是,他或许没有注意到——参与公益场观剧的学生,均来自各大名校,可以说平均素质是较高的;公益场一票难求,他们愿意抢票,说明对话剧也是真的热爱。套用“美人鱼名场面”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受过严格的训练的,无论多好笑呢,我们都不会笑——除非忍不住”。“忍不住”的观众们,用哄堂大笑宣告了该版雷雨的衰老。而这样的事情,在第54版、89版《雷雨》演出时,同样遇到过。
之所以话剧比传统剧种更容易“衰老”,在于它的表现形式上。首先是剧情,《雷雨》是一部带有强烈时代色彩的剧目,类似“乱伦”等情节,在初版话剧演出时是“开社会风气之先”的震惊式桥段,而如今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狗血剧情,甚至万家宝老先生后期自己都看不下去,以为太过“生造矛盾,机械巧合”。其次是表现形式,演员的动作、语气等等要求“戏剧性的自然”,但何谓自然,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说法:回想一下以前的“革命广播腔”就明白了。
而戏曲则不然。戏曲本身就讲究极端的戏剧化,是一种已经经过一次异化的审美形式,看的就是“不自然”的身段和唱腔。举个不太严谨的例子,传统剧种就像绘画,讲究传承和写意性,放几百年不嫌长;现代话剧就像摄影,讲究艺术的写实,除非是极好的相片,否则老照片都会被分辨率、清晰度等硬指标淘汰。
三代人艺版《雷雨》的周萍扮演者
但是,将沪剧《雷雨》电影化仍然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中国第一部影片就是戏曲电影《定军山》,戏曲电影虽然小众,但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制作范式。只不过,对于《雷雨》而言,电影化却有另一番意义。
作为经典剧作,《雷雨》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已经经过了多次电影翻拍。然而,在极其“崇古”的豆瓣上,评分却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普遍7到8分的评分,看似不低,在有情怀加成的豆瓣上,却不能说有多好。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平庸”。作为“中国第一戏”的《雷雨》,在大众娱乐的代表领域——电影业上,实在是缺少一部经典的代表作来支撑起国民性。
但在这些老实翻拍的《雷雨》中,却有一部“烂片”异军突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就是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黄金甲》的人物关系、情节设置与对封建父权的批判内核,和《雷雨》是一脉相承的。老谋子自己都承认,《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翻拍的《雷雨》。《黄金甲》的制作水准,其实不可谓不高,尤其是老谋子摄影师出身带来的、对色彩与构图的敏锐度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黄金甲》在2006年的中国失败了。和话剧版不同,这种失败不是因为太落后,而是因为太超前。有类似遭遇的还包括黑泽明的《乱》,其实改编自莎翁的《李尔王》,当时被批评的很厉害,但时间最后帮助它正了名。对这类古典剧作的改编,除了直接采用戏曲形式,大刀阔斧进行现代化逻辑的包装也不失为一种良方。
豆瓣上的多部《雷雨》电影评分
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是看到《雷雨》以全新面貌重回大银幕的有感而发,分享对经典剧目该如何自处的一点浅见。对于戏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经典并不总是大众的,但大多数时候是。”大众化是戏剧的生命力之一,如何吸收新鲜营养进行迭代,又如何能够在不断大众化中保持深刻,是所有戏剧人、影人需要思考的,更是所有观众应当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