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以前的小品创造包袱,现在的包袱创造小品。以前人玩梗,现在梗玩人,艺术形式没有转变,内容上却大打折扣,这是为什么呢?
时代不同观众接受程度不一样了,现在演小品,你说上句台词,观众就能给你接上下一句,大多数小品的笑料来自网络,他们明白包袱和梗在哪,所以演员们表演时也非常吃力。而且不仅观众认为小品不好笑了,表演喜剧的演员也觉得不搞笑了,喜头悲尾更是现在喜剧小品不能让观众笑的原因。
当年电视还没有普及千家万户,每年举办一场晚会让大家一起大开眼界,看到花花绿绿的世界,春晚引领全国的风潮。然而现在每人一部手机,一切消息很快就能掌握,无数段子手、搞笑博主创造出很多搞笑段子,提高了人们的笑点,导致观众觉得小品越来越不好笑了。
再者,现在电视台对于小品内容、台词、人员的审核越来越严,很多包袱笑料不能抖出,小品必须还得带有批判意义甚至是超现实主义的,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目的,反而是引起大家的反感。演员们也为了让自己辛苦准备的作品能够搬上台面,不得不进行自我阉割,导致加进了许多没有喜剧效果的部分,导致整个作品崩盘。
搞笑已经很难了,在搞笑中拔高立意更难,更不要说在春晚上既搞笑又拔高立意。但不应该因为难做就不去做,更不应该片面认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就是纯搞笑的作品。其实大家的标准一直在那,无非是很多年没人达到过了。娱乐化的发展,让更多演员进入到了小品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品的质量。搞笑幽默并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天赋。
也就是说,演员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必须让观众感觉到他是”真“的,而不是演出来的。人们之所以会乐,是因为人们居高临下俯视这个人物,然后觉得很可笑。悲剧、歌曲都不需要,悲剧只需要让观众进入人物就够了,观众就能触景生情。
我认为优秀的小品,是一个完整的剧本,有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东西,可以透过这些小品,看到当时时代的特色。但是最重要的是,小品的出发点是给全国人民带来欢乐,而不是通过小品,教育全国人民应该怎样怎样,这不是小品的功能,艺术就是艺术,它达不到这么高的高度。你来看小品,认为好笑就可以,相声达不到教育你的水平。
小品的精髓是快乐,没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