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得先从《十三邀》采访吴孟达那期说起。达叔在节目里说了一句话,我认为是开启周星驰喜剧宝藏的一把钥匙,也点破了周氏喜剧表演癫狂却不尬的原因。
达叔说:“这个人物心底必须是一个好人。”
这句话乍听起来很平常,而且很多编剧会不以为然:好人坏人,那是主旋律作品。首先要澄清一下,这里的“好人”可不只是坏蛋的对立面。反派角色,心底也可以是个“好人”。
在喜剧电影里,“心底是个好人”的设定往往容易被忽略。当下的很多喜剧创作者,都把重心放在了“好玩”上,尽最大可能去还原周氏风格的台词、动作、以及剧情反转,试图逗观众笑。但观众并不买账。
演技是有优劣之分,但如果喜剧的重心在“好玩”上,该背锅的就不是演技。我们通常说,好的表演收放自如,能放出来,也能收回去。放出来很好理解,放飞自我嘛。从表演角度讲,这并不难,但凡解放天性的演员,都可以让自己嗨起来。问题是你能不能收回去,往哪里收?这个问题不解决,表演就会让观众感觉到尬。
有人会说,也不一定啊。你看抖音上的那些短视频,上来就很癫狂,什么卖萌装傻,男扮女装,后面再铺一个梗,抖下机灵,也能把人逗笑。
同志们!这就是问题啊!
拍喜剧电影不是拍抖音啊!
可悲的是,很多喜剧创作者,仍然在以抖音的思维,来构建电影的桥段(相声小品演员出身的导演尤甚)。这里有必要阐述一下,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在一定程度上讲,电影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原。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我们看小说,不论作者怎么下笔,你只能评判他作品水平的高低,你不能说他写的很假。怎么写是他的自由,小说本身就是作者想象的世界。相声也一样,嘴长在他嘴上,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小品、话剧,也有极高的假定性,舞台上的三个人就可以指代千军万马。但电影不一样啊,看电影的过程,观众会不知不觉的代入进去,会追问这个人物为什么会这么做?放在喜剧电影里,如果观众没有搞懂人物的动机,就会感到很膈应:你为什么非要咯吱我?为什么?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观众对于癫狂的表演,有一种天然的反感?不!电影是分类型的。观众既然知道它是喜剧片,就会自动调高对这种表演包容的阈值。所以周星驰的电影,即使有屎尿屁极low的部分,观众也能接受。
当然,包容的阈值也是有底线的。怎么癫狂才能让观众包容?这就要回到达叔那句话上:“心底必须是一个好人”。“好人”的设定,就是要把放飞的超现实,拉回到现实(是物质世界的现实,并非现实主义的现实),进而让观众理解、同情、移情——他非常搞怪,但他是个“好人”。当观众有了这种自我暗示,就丝毫不觉得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