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自幼喜武,却无奈只能习文学诗,祝英台巾帼不让须眉,但是也确实对吟诗习文有着独特的情感,如果她是一个男儿郎,定是一位文武双全的骄子。
祝英台自然知道,空想什么来世做男儿,不如今世便成为一名好女儿。于是天赋异禀的祝英台,更加刻苦修行,不觉之间,已然数载消逝,长成一名玉水河畔的千金大小姐,那一年她十四岁,才华不让蔡文姬。
祝英台虽然亭亭玉立,却绝非是云鬓花颜的娇娘子,眉宇间的英气外放,这女子谁人看了,都不免要叹息一声,若有男儿身,前途不可限量,可惜!
祝英台自己也可惜,但是她不抱怨,那种梨花带雨的无病*根本没有半点作用,与其终日垂泪闺阁,还不如“放手一搏”。
祝英台的才情众人皆知,在祝家庄也绝无人敢自认成为她的老师。祝英台求武之心不得,此刻求学之心又失,毕竟不甘心,便去求老爹祝员外,希望能够“大发慈悲”,让她出去求学。
女儿家出去求学?这是什么荒唐要求祝员外自然不能答应,祝员外虽然疼爱小女,却仍要坚持为父的原则,舍不得小女抛头露面,孤悬于外。祝英台自然理解父亲的心思,不敢忤逆。但其求学之心不死,随后便用自己偷偷研究多年的乔装之术,在外观上打扮成算命先生。
乔装改扮的祝英台叩开了父亲的大门,祝员外有点错愕,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这是谁,如何进来院门时,这“算命先生”开了口:“我觉得还是让您的闺女出去求学才好!”随后,一阵“咯咯”如铜铃般的笑声传来。祝员外这才明白女儿的良苦用心,便同意祝英台求学的恳求了。
祝英台乔装打扮成书生模样,与父亲在玉水河畔分别,走了好远的时候,祝员外依然在目送祝英台,祝英台偶然回眸望去,内心一阵酸楚,因为远方身影已经有了佝偻。
祝英台与随行的仆人一起,迎着阳春三月的暖阳,走在求学的宽敞大路上,偶然遇到一个凉亭,亭中有一人,此人剑宇星眉,气度不凡,谈吐彬彬有礼,深得祝英台心。
年轻人遇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当祝英台得知这位少年名为梁山伯,也是前去会稽求学之人,便更加投机。
梁山伯与祝英台聊天时,也觉得祝英台这位“兄弟”非常豪迈,文学才识不浅,且与自己对脾气。二人一路相谈甚欢,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索性,二人在草桥旁,直接来一个撮土为香,结拜为异性“兄弟”。当然了,对祝英台来说,是义结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