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中好多人小时候都有被“烫”伤过的经历,大多数可能都是因为顽皮不小心而受的伤,有些人可能因处理不当而留下伴随自己的伤疤。
01烧、烫伤的定义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或黏膜的损害,严重者也可伤及其它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也有将热液、蒸汽所致之热力损伤称为烫伤。大部分在家居中发生的烧伤及烫伤都是轻度烧伤,有数字统计2/3的烧伤都是在家中发生。烫伤多数在小孩中发生,热水、弄翻的热食物都是引起烫伤的主要原因。
02烧伤深度的判断
采用三度四分法: 即I° 浅Ⅱ°、深Ⅱ°、Ⅲ°。
浅度烧伤_I°红斑性烧伤:表皮层损伤,局部轻度红肿,干燥无水疱,烧灼感,疼痛,2~3天红斑消失,3~5天痊愈,脱屑,不留疤痕。
浅度烧伤_浅Ⅱ°水疱性烧伤:水疱较大壁薄,表皮脱落见创面湿润,淡红色,肿胀,渗出明显,剧痛,感觉过敏,皮温增高,大约1~2周愈合,短期内色素沉着,不留疤痕。
深度烧伤_深Ⅱ°水疱性烧伤:水疱较小或无,去皮后基底苍白或浅红,创面明显,水肿明显,疼痛感觉稍迟钝,局部皮温略低,无严重感染,3~4周痊愈,留有疤痕。
深度烧伤_Ⅲ°焦痂性烧伤: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皮革样,失去弹性,干燥,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网,疼痛消失,感觉迟钝,皮温低,局部发凉,3~4周焦痂脱落,范围大时需植皮,愈合后遗留疤痕或畸形,不能出汗。
03烧、烫伤的急救处理
在烧烫伤急救上遵循“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对于避免烧烫伤损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冲”冲就是烧烫伤后的即时冲淋降温发生烫伤后,马上离开热源,切忌脱衣服,否则容易把皮肤拉掉。然后用大量的冷水“冲”,至少要冲半个小时以上,然后尽快到医院。“脱” 就是除去燃烧后或浸满热液的衣物不小心被滚烫的水、油等烫伤时,许多人会立刻脱去被烫伤部位的衣服或裤袜。这种做法很危险。正确做法是,立刻在创面泼大量冷水降温后,小心脱除衣物,甚至可以用剪刀剪开,以免破坏烫伤的皮肤。对黏着处的衣物切忌用力剥除,否则可令烫伤处皮肤撕脱。“泡” 指的就是冷疗在5-20度的清水中浸泡烫伤处30分钟。用一盆冷水浸泡约30分钟。绝不可用冰块更不要在伤口上抹任何东西。用冰敷会导致创面下血管的强烈收缩,不利于恢复。在伤口涂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白糖等,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有时还会使受伤皮肤变色掩盖创面,使医生无法立即确定创面的大小和深度,需要先清洗再施救,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盖” 是指创面的覆盖用干净毛巾或清洁布料等覆盖烫伤处以保护创面。再次强调不要在伤口上涂抹任何东西!“送” 表示妥善的转送医院
04日常预防注意事项1、浴室和厨房是儿童发生烧烫伤的常见场所,因此一定不要让孩子单独停留在这些地方。2、给幼儿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热水口的温度不要高于55℃。3、热水瓶、热汤等不要放在幼儿可以触摸到的地方。4、不要在餐桌上放置台布,以免儿童扯拽将餐桌上的热汤打翻造成烫伤,在端热汤进出门时一定要打招呼提醒家人照顾好儿童,避免冲撞造成烫伤。
05
医生告诫
烧伤、烫伤后,很多人相信“民间土方”,在伤口上涂牙膏、酱油、酒精、紫药水、红汞、龙胆紫等,殊不知这些对伤口反而有害,往往加重创面感染。且在烧烫伤创面涂有颜色的药物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而对于烧伤深度的判断是制订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在现场的正确做法是,涂抹一些湿润烧伤膏,可有效减少创面疼痛,也有一定保护创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