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瞅天、看看地,玩玩铅笔、扣扣橡皮,总之就是不认真听讲、不专注学习,你家孩子上课时也这样吗?
最近很多家长都会给我留言,咨询关于孩子上课分心、走神、小动作多的问题。
其实很多孩子,尤其是刚上小学的孩子,都会有分心、走神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如果孩子长时间存在这个问题(>2个月),且家长和老师多次提醒也不管用。
那说明孩子自身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部分能力存在不足,此时需要家长找到原因,趁早帮孩子提高专注力。
下面从感觉统合的三大主要系统,简单分析孩子专注力差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NO.1
先进触觉功能失调
影响环境适应力
触觉系统分为原始触觉系统与先进触觉系统:
原始触觉系统是孩子在0-2岁发育的核心,此时宝宝主要通过口腔触觉、手部触觉来认识世界,感知冷热、疼痛等感觉。
先进触觉系统在孩子1-4岁的时候重点发育,主要表现为两个功能,第一是“动作功能”,比如手部精细动作、动作的预测和环境探索等。
第二个是“社会功能”,比如亲子依恋关系、感知和适应环境,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所以,如果先进触觉系统发展不足,尤其是触觉的“社会功能”缺失的话,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就比较弱。
他无法排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比如同桌无意的触碰、板凳坐着不舒服,又或是总想捏橡皮,满足手部触觉的寻求。
这些都是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的因素,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课堂效率。
解决方法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我们可以使用触觉按摩、触觉刷刷拭等方法,通过确定点位、适当力度和时长的按摩,满足孩子触觉发育的需要。
其次还可以使用大龙球按压、指压垫爬行以及一些日常动作,帮助孩子发展触觉感知。
NO.2
前庭功能不足影响信息过滤
前庭觉是大脑的“警卫员”,任何信息进入大脑都需要经过它的过滤和筛选。
如果这个警卫员太放松,那各种信息都会进入大脑,导致大脑必须做出较多指令,孩子就表现出小动作多、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等行为了。
反之,如果警卫员过于负责,大脑接收不到足够的外界信息,孩子就会以各种方式去寻求“刺激”,让大脑活跃起来,就会表现出上蹿下跳、好动不安、不听指令、爱搞破坏等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孩子安静下来,反而要“以动制动”,通过恰当的活动促进前庭功能的发展。
解决方法
不同类型的前庭失调要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前庭敏感的孩子需要由少及多的前庭输入,而迟钝的孩子则相反。
最好是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设计训练方案,才能事半功倍:
- 平衡类:平衡木、平衡脚踏车、脚踩平衡垫拍球等。
- 俯冲类:大滑板拾物、滑梯、荡秋千等。
- 旋转类:翻滚取物、大陀螺等。
此外还可以带孩子做大量的户外活动,像爬山、游泳、足球、篮球等都可以。
不过要注意,前庭训练最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让孩子产生不适,结果事与愿违。
NO.3
本体觉不足影响身体控制
有的孩子肢体不协调、分不清左右、动作笨拙等,都跟身体控制能力不足有关系。而这种对肢体、肌肉的感知和控制,是本体觉给予的。
如果孩子本体觉不成熟,他就缺乏对身体的控制,那他就会不停动来动去来调整身体姿势,让自己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才能专心学习。
有时还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故意碰撞他人,跟小伙伴玩闹时不会控制力气,把别人打哭之类的。
本体觉良好发展的前提,是触觉和前庭觉率先获得平稳地发展,所以在本体觉训练中,通常会融入触觉和前庭觉的相关训练。
解决方法
游戏中肌肉产生的收缩,特别是反抗阻力时产生的收缩,对促进本体感受信息输入中枢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
比如当孩子保持小飞机动作在滑行板上时,头部仰起时,颈肌会产生强烈的收缩以对抗地心引力。
所以本体觉的动态训练,需要加强这种反抗阻力类收缩感觉的输入。
平时可以跟孩子玩以钻、爬、跑、跳、投等为主的动作游戏,如跳圈、踢毽子、钻隧道、爬楼梯、打羽毛球等。
专注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善孩子小动作多、好动不安,必须要家长的坚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