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沟通:让孩子的心不再孤独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特别重要。好的教育取决于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取决于好的沟通,而好的沟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交流,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家长只有通过沟通才能把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递给孩子,进而达到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自驱力的目的。我一直都把能够顺利地引导教育女儿成长,归因于我们之间的良好沟通。
那么,家长该怎么与孩子沟通呢?答案是:沟通没有固定的章法可依。不过,只要家长肯花心思,总会找到办法。我根据与孩子的沟通经验,总结了如下的沟通步骤:
第一,家长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孩子的想法、需求和困惑。
第二,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之前要先整理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如果家长一时没有想明白该怎么办,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理解你,不过目前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等到明天或周末咱们一起想想吧。”
第三,家长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要有条理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直至孩子想出解决办法,并且使孩子感觉“这是我自己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家长需要进一步观察孩子如何使用“办法”解决问题、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根据孩子对结果的态度,判断要不要引导孩子调整“办法”,等等。
要想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效,家长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需求和困惑。我在这里分享自己常用的方法。
让孩子说出心里话
如果孩子不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父母就无法引导教育孩子。我通常的做法是:孩子越是觉得遇到了大麻烦,我越是表现得沉着冷静,不让孩子在我面前感到紧张,而是让孩子有安全感,只有这样我才能听到孩子说出心里话。一直以来,我们通过言传身教给女儿灌输的理念就是:无论她遇到什么事情,无论在这件事情上她有多么糟糕,都可以放心地告诉我们,我们只会帮助她找到解决办法,肯定不会通过责骂、嘲讽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家搬往丹麦哥本哈根后,女儿入读英语国际学校。
我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感觉很特别。说“特别”是因为这里的“家长会”是老师与每个学生的家长按照预约的时间单独见面。
第二次家长会的时候,我与老师在教室见面,女儿则在教室外面的读书区域读书。家长会快要结束时,老师对我说:“我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次我让班上的学生写作,我把纸和笔放在你女儿的桌子上,不管这个写作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她都不会去碰纸和笔。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但是都没有用。”听老师这么说,我的直觉是女儿在写作方面没有自信。看着老师无奈的表情,我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谢谢您让我知道!我会试着与女儿沟通这件事情。”
家长会结束后,我一走出教室,女儿就马上过来拉住我的手,同时仰起小脸在我脸上“搜索”。“妈妈,老师是怎么说我的?”她不安地问。
看到她眼神中的惊慌,我故作沮丧地对她说:“刚才我跟老师交流蛮紧张的。我在想,是不是下次家长会,我提前给老师写封邮件要求一下,请你做我的翻译。”听我这么说,我能感觉到她放松了不少。我先向女儿传递了一个信号: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紧张的事情。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彼此没有再提起有关家长会的事情,但是,我一路上除了跟她聊天之外,都在思考该怎么办。
到家后,放下书包,我让她跟我一起到家附近的公园散步。那天,空气有些凉丝丝的,公园的路面上到处是形状各异的水洼。她一身那个季节典型的丹麦孩子装扮:连体衣,中筒的防水鞋。在公园里,女儿踩水洼,摘红色圣诞果,跑来跑去,很是开心。
半个小时后,我叫上她与我一起走。我牵着她的手,边走边对她说:“宝贝,我想跟你聊聊今天的家长会。”紧接着我复述了令老师棘手的事情,所述事情得到她的认可之后,我问:“你为什么不碰纸和笔呢?”
沉默了好久,她答:“我不会写。”
“哦,看来我猜对了,听老师说完,我的直觉就是你在写上有困难。”
“真的吗?”
“是。我也觉得‘写’对你来说会有很大的挑战,毕竟你接触英语的时间短,我也没有想到这个年龄就要开始写作。”
“妈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英文写作的?”
“中学。中文写作是在小学三年级开始的。...
“那是不是对我要求太早了呢?”
“应该不是,既然老师要求,说明学生在这个年龄该具备这个能力了。”
“但是,我不会写。”
“我理解你在写作上的困难。但是‘拒绝去写’不能解决问题,咱们得想想该怎么办?对了,同学们写作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
“我就坐着,什么也没有做。”
“心里有没有着急呢?”
“有。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会的单词不多。”
“哦,那能不能下次老师让写的时候,你尽自己最大努力、运用你平时掌握的 spelling list(生词表,学生每周会得到按照拼写规律列出的生词表)上的单词去写呢?”
“我会拼写spelling list上的单词,但是还有许多我想用但不会写的单词。”
“明白了,你想用平时与同学之间说的那些单词,是吗?”
“是啊,要不怎么写呢?”
“直接问老师怎么样?”
“我担心老师嘲笑我,因为我很多单词都不会。”
“我敢保证老师不会嘲笑你。老师很乐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生进步是老师的心愿。要不,你下次试着把会的单词写出来,不会的主动问老师怎么样?”
第二天,女儿放学后告诉我:“今天,老师让写的时候,我动笔写了,但是很慢,因为总要问老师该怎么拼写。”
“老师乐意帮助你吗?”
“很乐意,每次我问她,她都会对我笑。”
老师的态度使得女儿在写作上迈出了第一步。
再后来,女儿又发现了一个好办法,不会的单词还可以请教坐在一起的同学。事实上,是因为老师的态度打消了女儿“不会拼写会被嘲笑”的顾虑,才使得她敢于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
那个学期,我会经常询问女儿有关她写作的事情,从女儿的言谈中,我能感受到她在写作上的进步以及慢慢地开始找到写作的乐趣。
现在,女儿写的东西经常会被老师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老师说她的作品像是那种以写作为生的作者写出来的。写到这里,我真想问问女儿:“嗨,小姑娘,还记不记得几年前咱们一起在丹麦公园里讨论的那件事?”
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
沟通需要家长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家长只有理解、接纳了孩子的行为,才能沟通,才能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大大减少亲子之间的冲突。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有关女儿入睡的案例。
女儿很喜欢读书,是典型的“书虫”。每天晚上睡觉前催她放下书,都是不忍心的事,感觉硬生生地把她从书的世界里拽了出来。
在她沉迷于有关罗马与希腊众神系列故事书的日子里,有一天晚上,我答应她,可以多看20分钟。但是,等20分钟到的时候,书的内容也到了高潮处。
她很守信用,准时爬到了床上睡觉。我在隔壁卧房看书,1个小时过后,我还是能听到她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也要准备睡觉了,于是,我叫她,她不回应。我再叫,她还是不出声。我意识到她不想让我知道她还没有睡着,因为第二天还要上学,折腾这么久没有入睡,她担心我会不高兴。我又大声说:“宝贝,是不是睡不着?如果睡不着,就过来吧。”紧接着,随着一声“好”她旋风般抱着枕头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躺下后,我对她说:“妈妈不想让你睡前看书,是因为如果看书兴奋了,就会睡不着。你今天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况?”
“是,一直都在想书里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然后,我告诉她,她小时候每每入睡有困难的时候,有两种帮助方法:一种是把头抵着我的后背,听着我的心跳能很快入睡;另一种是拉着我的手,很快就能入睡。她听完后,拉起我的手,然后问我:“是不是这样?”接下来,大概不到10分钟,我的耳边就听到了她均匀的呼吸声。
睡觉这件事是这样的,那么晚她还没有入睡,我很着急,估计叫她的时候,她听出了我声音里面的情绪。所以,面对我的询问,她不应答,假装睡着了。她没有回应,说明她不敢把真实情况让我知道。我意识到以后,赶紧调整自己,没让不良情绪继续发酵,更没有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采用了理解她和让她安心的方法——“拉着她的手,让她快速入睡”,很快地把问题解决了。
用商量的方式沟通
家长要用商量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而不是命令,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用“建议”,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人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处理,即使父母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通过商量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孩子,帮助孩子全面地认识问题,让孩子权衡利弊后再做出选择。毕竟,许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实现。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用父母的威严来压制孩子,不但沟通没有效果,也不会对孩子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
当亲子关系发生冲突时,父母总是不愿意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希望以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使孩子屈从。实际上,冲突产生时,每个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尊严,不希望被他人压制,孩子也是如此。如果父母的方式不对,孩子不仅不会听从父母的意见,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恶化亲子关系。
所以父母在与孩子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情况下要学会使用商量的口吻,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与尊重,体会到人格的平等,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比较顺利地接受父母的意见。
特别是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更需要父母非常有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使孩子认清利弊,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
总之,父母与孩子之间遇事商量,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避免许多无谓的争吵,而且还能教会孩子为人处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与孩子沟通,只有当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时,才会主动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如果父母用自己的威严逼迫孩子接纳父母的意见,最终结果一定是孩子的放弃。关于这些,我深有体会。
以前,女儿弹钢琴时,总是不开口唱。
在丹麦的时候,老师跟她讲过“唱”在弹钢琴中的重要性,她没有采纳老师的建议。我提醒过几次也没有效果。
来到中国香港后,随着弹钢琴的难度增加,不唱已经影响了她的学琴进度。有段时间,在钢琴课上,老师总是流露出对她学琴进度的不满意。那段时间,女儿每天在家练琴很刻苦,但是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总是说她没有好好练琴。
有一次,上完钢琴课,在回家的路上,我与她交流:“你最近弹琴遇到了瓶颈,是不是因为缺乏唱呢?”
“不知道。”
“我记得老师说过:‘唱可以帮助你找到音乐的感觉。唱是音乐的一部分,如果缺少这部分的练习,对于音乐的学习怎么说都是不完整的。’”
“嗯,老师是这么说过。”
“那你觉得最近这段时间弹琴总是不能突破?会不会跟平时练琴的时候不唱有关呢?”
“不知道。”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唱对女儿来说会是那么大的自我挑战。
第二天,她练琴的时候开口唱了,不过,唱的时候哭了。
一周后,我发现她每天练琴的时候唱已经比较自然了。我问她为什么第一次唱会哭?她告诉我,“特别不愿意唱,因为总是觉得‘开口唱’很难为情,但是又觉得不唱不行”。
后来,女儿终于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进步。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深刻体会到:家长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孩子的困难只能靠孩子自己克服。面对遇到困难的孩子,家长只能给出建议,并且建议只有被孩子接受了才会有效。良好的沟通是建议被接纳的前提条件。
珍惜与孩子的日常沟通
家长每天都需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愉快的沟通,不要认为沟通只是在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才需要。
在日常沟通中,父母要看到、看懂孩子的付出。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被照顾的对象,没有能力给予,或者我们习惯于关注孩子的问题,不懂得花心思去看孩子的付出。实际上,孩子想办法让父母开心,如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讲学校发生的有趣事、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学到的一项新本领等,都是孩子的付出。
我每天都会拿出时间倾听女儿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遇到好笑的,跟她一起开心;遇到不好的,跟她一起分析利弊;遇到麻烦,帮她出主意、想办法,等等。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的沟通奠定了我们之间的信任,培养了她的同理心。同理心和信任保证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又是沟通的必要条件。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沟通使女儿学会了 “双语”。你看日常沟通是多么重要。
“双语”是香港很多家庭为孩子选择学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要在这里分享有关“双语”的案例。
2015年,我们家搬到香港后,女儿入读国际学校,女儿是那时候才开始接触学校里开设的中文课的。
我记得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中文老师见到我就问:你女儿的中文水平让人出乎意料,她的中文是怎么学的?
在中学的第一堂中文课上,老师与女儿交流后,问她:“你是不是从 local(公立)学校转过来的?”得知不是之后,又问:“你的家庭是不是特别重视中文?”
女儿的中文是不错,如果我们不说,几乎没人能看出她在国际学校读书。来到香港后,我见过不少身处中文家庭,从小就学中文,但上中学后依然中文说得结结巴巴的国际学校学生;也接触过很多中文家庭,发愁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该怎么学好中文。老实说,是来到香港后,看到学校开设有中文课,我才开始思考有关“双语”的事情的。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环境,中文家庭的孩子学中文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家长还为孩子的中文发愁的话,那么家长就需要反思:利用好“中文家庭环境”这个条件了吗?
在丹麦生活时,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是我绞尽脑汁给女儿讲故事的时间。她每天一放学就急切地跑出教学楼,听我讲故事,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问:“然后呢?”这句话意味着,故事要接上,要从早上分手时故事断点处继续往下讲。慢慢地,她从一个个故事中听出了故事的寓意和我的用心。她听出来了,我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同时表明她的理解力也提高了。
前几天,女儿对我讲,老师问同学们“好吃懒做”里面的“好”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给出的答案都是“好”的字面意思,班上只有她知道是“喜欢”的意思。我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回答说:“只有这样理解才合理呀!”是啊,从环境里学习语言怎么会和仅从书本上得到的一样呢?
女儿一直坚持阅读中文读物,特别是每年暑假,更是她在中文故事里遨游的大好时光。对于中文家庭的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家长不就是“活字典”吗?家长给孩子提供这个方便了吗?
对于身处中文家庭、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的中文学习,我的观点是:学校是家的延伸。毕竟身处国际学校,中文只是被当作一门语言,不可能指望学校一周多安排几节课来解决中文的学习问题。
对中文家庭而言,语言环境就是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点滴愉快的交流沟通。
然而,现实中最常见的情况却是,从孩子进家门开始,家长就使用命令性的语言告诉孩子该做什么,如洗手、吃东西、做作业、洗澡、吃饭等。看到这些现象,我为孩子们在中文学习过程中,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可以通过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进行学习”感到可惜。
总而言之,我的分享希望能使家长们认识到日常沟通的重要性,千万别把它当作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沟通要把握时机
沟通要注意把握时机。不少家长喜欢随时随地对孩子“畅所欲言”,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自尊心。家长这种为所欲为的说教方式很有*伤力,很快就会让父母在孩子面前威严尽失,形成“家长暴跳如雷,孩子无动于衷”的局面。
有一次,我和女儿与一对刚认识的母子俩一起吃午餐。进餐过程中,那位妈妈一直不停地说教自己的儿子。看到我的女儿跟服务员点餐,那位妈妈就教导自己的儿子要把英语学好,要有礼貌;看到我的女儿用餐,她又教导自己的儿子要注重进餐礼仪,等等。一餐下来,我脑袋晕晕乎乎,几乎都不记得吃了什么东西,满脑子都是那位妈妈的唠叨。
不过,我发现她的儿子已经学会了屏蔽妈妈的唠叨。用餐时,只要他想干什么,就会随时打断正在说话的妈妈,并且也不会因为妈妈不高兴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后来,我又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父母,也了解到这类父母的想法:只要父母说了就是在教育孩子。面对这种想当然的“教育方式”,我真的很无奈。
与女儿的沟通,我做到了:有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如果女儿的行为不当,我会提醒她,用眼神制止她,不会指责批评。并且指出不当行为时,会遵循:话到为止。
在丹麦的时候,有一次上钢琴课,房间飞进来一只蛾子,女儿就开始忙着捉蛾子,大概捉了半节课。我只是坐着看书,什么也没有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对她说:“我对你今天在钢琴课上的表现很失望。玩心太重了,忘记了自己的任务,你这样做对大家都不好,浪费了老师、妈妈和自己的时间。”经我这么一说,女儿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妥,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做不该做的事情。
如果我没有选择时机,直接在课堂上对女儿进行一通说教,那么又会是什么结果呢?我肯定会很生气,老师会不知所措,女儿的自尊心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估计一堂课全泡汤了,甚至以后的很多堂课,大家都会彼此不自在。
所以,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握好时机,让孩子听进去并接受自己的分析与建议。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需要家长告诉她怎么做才是对的。孩子只有通过家长的耐心引导,才会慢慢积累经验和明白社会规则。仅仅指出孩子的错误与不足,只是满足了家长的情绪发泄,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丝毫的益处。当然,家长无视孩子的不当行为,也是不负责任的,只能维持一时的表面开心与一团和气,等孩子到了青春期,认识到自己不被别人认可和接受的时候,要么悲观,要么叛逆。
不要讨好孩子
沟通中,理解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进而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为了讨好孩子。
梁实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向不相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
这句话真是现实的写照啊。很多父母为了讨孩子欢心,对孩子没有原则。往往这种讨好型父母数年后就会看到孩子的模样——任性,没有同理心,更没有包容心。
我经常告诉女儿:爱自己的孩子,动物都会。但如何引导、教育孩子,的确需要父母的智慧。不要以为被溺爱的孩子获得的父母的爱更多,实际上,那不是真爱。理智型的父母会对孩子爱得更深沉一些,看得更远一些。做父母的,如果看到孩子跌倒了,自己跑过去把孩子抱起来总比看着孩子自己爬起来,心里更好过一些吧?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孩子明白规则,父母必须克制自己因为疼爱孩子而忘记引导的那种冲动,不是吗?
如今,女儿在学校已经深有体会,有些同学根本不懂得怎么与别人合作,并且那些任性、自以为是的孩子通常被冷落了、气哭了,都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每次跟我分享完这类事情,女儿总会对我说:“谢谢妈妈!我现在完全理解你的用心了。”
总而言之,亲子沟通很重要,家长如果不用心,本质上就是松懈了对孩子的引导责任,没有尽到家长的义务。并且在这个沟通中,占主动权的是家长,所以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家长是不是首先应该反思自己呢?毕竟孩子是家长的镜子。青春期孩子的强烈叛逆,也是对家长教养及沟通方式的一场斗争而已。孩子反抗的外表下那颗孤独的心,家长看到了吗?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与孩子沟通,通过沟通培养孩子良好的自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