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说:
“在早期的成长中,‘哭’能在爸妈和孩子间引发依恋情绪。”
当孩子难过、低落,需要父母安慰时,他表达出来的“哭”能有效地告诉父母:
“我现在很需要陪伴,快来安慰我,帮帮我吧。”
不但如此,当他遭受挫折,或者想某样东西却不被允许引发情绪时,“哭”能让他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认知,让他知道:
“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会被拒绝,也会有失败的时候。”
俄罗斯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过:“眼泪,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
孩子之所以敢在父母面前放声大哭,归根到底,就是相信和依恋父母,愿意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示出来。
释放负能量的同时,他也期待父母能读懂自己,帮自己一把。
美国著名育儿专家劳拉·马卡姆博士在《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中写道:
“孩子也需要体会自身情感,然后才能排解,让它们消失。”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会阻止孩子哭,更不会对一个正在哭泣的孩子呼呼喝喝,百般嫌弃。
相反,他们会允许孩子去经历“哭”的心路历程,给孩子化解负面情绪的机会,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该怎么做呢?可以按这三个步骤来。
第一步,充分接纳孩子,让他哭一会。
如果孩子当下正处于情绪的激动状态,根本无暇顾及其他,那就让孩子好好哭一会。
别急着打断他,或试图给他讲道理,让他停下来。
真正的接纳,是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父母依然愿意陪在身边爱他、关注他。
如果父母受不了孩子的“哭”,或忍不住感到烦躁,不妨先冷静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或许孩子真的遇到什么难过的坎,急需发泄一下情绪?
越是能够同理,越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教育才能发挥功效。
第二步,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哭泣的原因。
孩子停止哭泣后,不要选择忽略,而是找一个合适的时机,问询他哭的原因。
考虑到有些孩子年纪小,语言表达能力弱,或者他内心想的和真正反映出来的并不一样。
父母总要慢慢引导他讲出来,或替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只要他发现“爸爸妈妈是懂我”的时候,他才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等下次再发生类似的场景,他便懂得识别,不会轻易用哭闹来表达负面情绪。
与此同时,他也能在哭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收获更多成长。
第三步,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
可以给孩子举例说明,无理取闹的哭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别人会怎么误解他。
让孩子思考一下,是不是有别的表达内心情绪和需求的方式。
这时父母不要带着批判,而是一步步引导孩子,在孩子分享的方式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最后怎么做,选择权依旧属于孩子。
感受远比道理更重要。
当父母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表达、思考,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孩子能够明白、理解,并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正确的应对方式。
想起台湾作家吴念真讲过的一个亲身经历:
小时候,他很少在父亲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极度害怕父亲,什么都不敢说。
即便长大成人了,一辈子和父亲说过的话,都没超过200句。
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和太太说:
“若有一天,儿子失恋了会跑回来抱着我们哭,那我们就成功了。”
深以为然。
请好好抱一下每一个敢哭的孩子,别拒绝他的眼泪。
只有他拥有哭的底气,才有大步向前走人生路的勇气。
真爱他的话,就把哭的权利交还给他,守望着他,一路伴他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作者 | 哎呀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主播 | 文倩,喜马拉雅电台:主播文倩
图片 | 视觉中国
来源:十点读书